近年来,乐业县立足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和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优势,充分发挥扎根乡土的人才大利发展猕猴桃特色产业,形成“人才+产业”的驱动结构,推动猕猴桃产业实现提质扩产增效益,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科特派赋能猕猴桃,民族同心绘振兴画卷。在国家民族政策的有力指引下,该县积极搭建跨区域协作桥梁,引进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等单位的12名专家“季节驻点”,依托“1个专家工作站+4个试验基地”平台,开展品种研发、技术攻关、应用推广等指导,成功培育出20余个适应本地生长的猕猴桃新品种,共同攻克溃疡病绿色防控、冷链智能储运等9项技术难题,显著提升果实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如今,乐业猕猴桃不仅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认证,还在各类展销活动中载誉而归,成为各族群众共同耕耘、共同发展的生动实践。2024年,乐业猕猴桃特色产业优势区成功入选自治区建设项目,见证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共绘产业兴旺、生活幸福的壮美画卷。
“双十”计划筑人才链,民族同心绘共富蓝图。为育强本土人才队伍,该县创新推行实行“双十”培育计划(1名专家带10名骨干、1名骨干带10户农户),以“专家+基地+合作社+人才”帮带模式,推动12名专家与8个基地、12家合作社结对,专家团队通过科技下村屯、基地现场指导、县乡集中培训、微信群答疑等“田间课堂+实训基地+线上答疑”模式,开展技术服务指导190余场次,培养本土技术骨干1580余名,66人成长为产业带头人,带动45家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种植。目前,建成猕猴桃示范基地55个,产业覆盖率达88%,实现“村村有能手、园园有专家”。2024年,全县猕猴桃投产面积达2.5万亩,产量达1.6万吨,亩产从400公斤跃升至640公斤,见证着民族人才共育、产业共兴、成果共享的振兴之路。
全链融合聚合力,拓展销量实现共同富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该县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纽带,打破产业发展壁垒,构建起多民族参与的猕猴桃全产业链协作体系。由县管企业农投公司与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团队建成4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将技术红利转化为各民族共享的发展动能。用好粤桂协作、中广核帮扶资源,陆续实施电子束辐照保鲜农产品、生物有机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等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举办电子商务师、直播带货等人才培训班,培育猕猴桃电商销售“新农人”180余人,建立农产品销售体系,在县、乡、村三级建成100个电商物流服务点,实现电商物流服务覆盖率100%,猕猴桃产业全链发展瓶颈被逐一破解。2024年,全县猕猴桃产值达3.2亿元,种植户户均增收约10万元,全产业链发展成效显著,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