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新县雷平镇以“党建引领、自治赋能、德治浸润”“三治融合”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用文明乡风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绘就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图景,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雷平经验”,成功将科渡屯打造为民族团结与乡村治理的示范样板,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子。
党建引领强根基,干群同心破难题。雷平镇党委创新成立“民情专研队”,由镇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整合包村干部、网格员、乡贤等多方力量,通过“铁脚板”入户走访摸清民情,以“三尺巷”典故为灵感,动员两屯群众各让三尺土地,化解用地纠纷。针对科渡屯前期整治滞后问题,引导屯党支部牵头组建党群理事会,搭建“屯级事务群众共商共办”平台,组织能人巧匠队、巾帼服务队等三支队伍,带动群众投工投劳完成巷道硬化、路灯安装等工程,将“三尺巷”从历史故事转化为民族团结的实体地标。
自治赋能激活力,群众唱响主角戏。以“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亭为载体,科渡屯建立村民议事会机制,围绕民生保障、乡村风貌等议题,累计收集“土意见”20条,解决疑难问题。通过“我的家乡我建设”行动,全屯群众自发捐款35万元,投工投劳超1.8万人次,利用“千屯五化”“一事一议”政策建成篮球场、文化室等设施。更令人瞩目的是,村民将外出务工所学技艺反哺家乡,手工打造仙鹤、麒麟等16处水泥雕塑,完成370平方米墙绘工程,用“乡愁技艺”点亮乡村美学。
德治浸润树新风,文明乡风润心田。镇村两级通过“红色记忆”展陈、民族团结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等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创新实施“四上四下”村规民约修订法,将民族团结、生态保护等内容纳入公约,以“按手印”仪式强化约束力。同时,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选,设立“爱心助学金”,用身边榜样引领向善风尚。如今,科渡屯已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浓厚氛围,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