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营盘镇塘仔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弘扬文明新风,强化产业赋能等措施,绘就一幅乡风文明、宜居宜业、富裕富足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一、抓强基础设施服务,构建宜居宜业生态环境。一是建立健全全民休闲文化活动设施,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筹建村级休闲文体广场2000余平方米,投入累计60万元兴建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大楼、戏台、村卫生室和体育健身设施,让广大群众拥有休闲娱乐的活动场地。建设精神文化学习场地-农家书屋,藏书10000余册,为村民和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升文化知识素养;二是持续推进“三清三拆”工作,优化提升7个村组的村容风貌整改任务,建设改善村级硬底化道路和排污沟修建项目,2024年新安装太阳能路灯50多盏,种植乡村绿植绿化100多株,绿化率达98%,明显改善全村整体生态风貌。三是积极推进“改厨改厕”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实现任务完成率达100%。累计建设沼气池179座,接通沼气池入户率达65%,实现绿色能源清洁转换,让“旧貌”喜换“新颜”。四是注重村庄规划建设,将村域总面积4.6平方公里的土地规划为林、水、田相融合的生态文明系统建设,实现塘仔村林绿水秀美的生态目标。塘仔村的生态宜居指数显著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二、弘扬乡村文明新风,系紧民族团结文化纽带。一是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重点围绕搭平台、建队伍、组活动等方面推动移风易俗新转变。 以图书室、科普室、妇女儿童活动室作为活动阵地,配套设置“理论宣讲”“科普宣传”“市民教育”“文化活动”“健身活动”五大功能区。组建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文化体育志愿服务队等队伍500余人,近年来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文明创建、文化传承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50余场,覆盖人群3000余人次,有力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文明创建,营造共建共治共事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创新现代表达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民族团结、移风易俗文明宣传活动,滋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三是以“积分超市”为载体,设置文明积分正负面清单,为群众文明行为赋分,根据积分情况兑现奖励,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提升村民们文明素质,推动乡村治理精细化。四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基因。以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为契机相继开展《大山的女儿》《建党大业》等影片教育文化进乡村实践活动近80场,有效厚植文化内涵,让文明根“植”群众内心,“解锁”幸福新“密码”。近年来,塘仔村先后荣获“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村屯”“自治区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北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北海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25年第七届“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塘仔村杨立家庭还荣获全国文明家庭等多项荣誉称号,带领更多家庭爱国爱家,构建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三、强化经济产业赋能,夯实共同富裕物质根基。一是坚持“支部领路、党员领跑、群众受益”的发展思路,推行“土地流转+集体经营+产业延伸”发展模式。近年来完成招商引资项目5个,落地项目5个,盘活2000多亩撂荒土地发展百香果、蔬菜、小龙虾等产业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设施农业大棚240亩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建设“稻虾”综合养殖项目约1330亩;总投资约2000万元建设肉牛养殖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实现让“治撂荒地变聚宝盆”的致富路径;二是全面推广“党组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收益联结模式,吸纳周边村民务工500人,带动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有力实现产业赋能带动群众致富的良好局面。三是盘活周边基础设施,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通过租赁鱼塘、林地和厂房获取村集体经济收益。2023年实现村集体年收入107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10万元,有效盘活基础设施,增加群众致富渠道。以产业赋能夯实民族团结物质根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新发展。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