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海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聚焦“六个一”(一盘棋、一平台、一条心、一张网、一幅图、一股劲),多措并举强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一盘棋”夯实民族工作基础。强化组织领导,激活党建“一盘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彻到机关党建各项工作中,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格局。一是健全机制。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成立了由机关工委书记担任组长,机关工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群团工作部(统战部)人员为小组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民族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二是精心部署。每年年初把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工委领导班子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2025年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要点》《2025年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安排意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召开工委领导班子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推动民族工作与党建工作同谋划、同推进、同落实。三是注重培养。重视并推进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将少数民族干部安排到重要岗位历练,积极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
二、聚焦“一平台”创建民族工作载体。强化交往交流,搭好交融“一平台”,将统战工作融入中心大局、融入党建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促进各民族干部群众加强交流,增强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观念意识。一是突出融入中心。加强交往沟通,将民族工作融入大统战格局,结合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暨“悦趣好时光 迎春同心行”迎新主题活动、“中华民族一家亲 巾帼建功新时代”北海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5周年活动、“壮韵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特色主题活动、“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心肺复苏万人行”持证公益培训活动、“滴滴青年热血 暖暖公益爱心”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各族广大干部群众“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增强了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突出融入日常。加强政治引领,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理论宣讲比赛、“青年大学习”等,教育本委党员、团员干部职工积极学习民族团结应知应会内容和统战理论方针政策,引导党员、团员青年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落实到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三是突出融入内心。加强阵地建设,坚持“线上线下”宣传同步推进,充分利用LED电子宣传屏、宣传栏等载体,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语、视频和统战理论方针政策。创新授课形式,在上党课或开展党务工作者培训时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依托“北海机关党建”网、“北海市直属机关工委”微博、“北海机关党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每一名党员群众内心,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
三、聚焦“一条心”形成民族工作合力。强化群团效能,汇聚青年“一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座谈会”励志扬帆。今年“五四”前夕,我委组织召开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提出砥砺担当要抓“早”、淬炼担当要抓“小”、彰显担当要抓“干”等要求, 用多样化、年轻化的表达,激发年轻干部共鸣共情,动员激励广大年轻干部争当“青”年先锋、励志扬“帆”远航,当好第一方阵青年“排头兵”。二是以“破壁垒”挺膺担当。5月16日,我委在市税务局会议室召开市直机关青年工作座谈会,引导广大青年修好三门课、不断加深对“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五观”等理念和要求的理解把握,走出三座“房屋(走出“办公用房”、走出“信息茧房”、走出“封闭心房”),做好“六个一”(读好一本书、走好一条路、尽好一个责、连好一个结、建好一个家、搭好一个台)工作,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嵌入各民族青年心中、融入血液、铸入灵魂。三是以“牵红线”凝心聚力。近期,我委对全市直机关各民族单身青年发出了“情定北海 相约北海”邀请,和市税务局联合举办市直机关单身青年联谊活动,60余名单身青年怀揣着对爱情的憧憬与期待,共赴这场青春之约,勇敢地打开心扉,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共同成长成才。通过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机关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让有趣的灵魂相遇、让有志的青年相聚、让有爱的同仁相伴,激励各民族广大青年奋斗逐梦、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四、聚焦“一张网”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强化联动协同,织密共建“一张网”,把民族团结与推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清廉机关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一是聚焦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整合各方面力量,帮助合浦县公馆镇六甘村各族群众增加收入、提高技能、开阔视野、更新观念,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工作,进一步创造条件推动各族群众更加广泛地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让大家有事情一起干、有困难一起扛、发展成果一起分享。累计近年来我委推动各后盾单位、帮扶单位为六甘村提供建设资金100余万元,流转土地700余亩,维修水渠、扩建村内道路10公里,调节社会矛盾50余起,实现“1+1>2”的帮扶效果。二是聚焦民族团结与基层治理相结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深入包干小区、“珠城先锋”互联共建社区等开展创城和法治政府建设入户宣传、义诊义剪、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等活动,为来自不同地方的市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暖心服务,推动“来到北海就是北海人”的理念深入市民群众心中。强化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水平,深化“珠城先锋”互联共建机制,带动344个单位与54个城市社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全覆盖,落实92名领导干部担任共建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8015名公职人员入网进格报到,构建党建引领的“一网统筹、多网融合,网格吹哨、多方响应,上下联动、高效处置”工作格局。开展“用爱点亮希望,助残共享阳光”志愿服务活动,搭建起特殊群体与公益社会的“连心桥”,进一步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和社会各界扶弱助残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增强市民群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意识。三是聚焦民族团结与清廉建设相结合。去年采取“1324N+多元融合”措施开展清廉机关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一体推进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指导督促市直机关举办“书记点题谈”活动257场次,“书记讲给党员听”等纪律党课904场,“一季度一主题一警示”、“清廉支部共建”、庭审旁听等廉政教育活动355场次;与市妇联共同举办“建设清廉机关 涵养清廉家风”主题活动246场次、廉政家访活动514场次;相关经验获省部级以上媒体报道63篇,51个廉洁文化作品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广西优秀廉洁文化互动展示平台”重磅推出。
五、聚焦“一幅图”全域推进民族工作。强化统筹兼顾,画好共治“一幅图”,努力营造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浓厚氛围。一是繁荣民族经济。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点题,将我委创新打造的“心廉心科长服务团”机制上升为“科长服务企业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行动学习+协同攻克营商环境重点问题”第一批项目,举办研修班4期、培训会1期,常态化开展服务壮大实体经济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涉及“政策、要素、政务、调解、民生”等服务类问题1324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主要领导在《关于审定<北海市科长服务企业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送审稿)>的请示》上作了“这个方案很好,发力点找得准,持续抓好落实。市直机关工委可多参与其中”肯定性批示。二是促进民族进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我委坚持把“话筒”交给群众,实施“5个1”(即“一岗一告一问一网一示”)工作法,从“心”开始沟通,提高工作透明度,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向市直机关发出合力创城、文明交通等倡议书两批次,研究制定创城“十项制度”,实施“每天上下午各1小时”常态化巡查和“九宫格”照片对比制度,建立“1+24”包户联系制度,明确创建目标任务、管理考核、实施步骤和创建措施,开展入户问卷10多次,确保入户问卷调查做到“三个不漏”、“三个100%”。去年以来,获上级部门通报表扬5次、红榜2次。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市创城办负责同志分别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及时雨”、“好”、“行动快”等肯定。三是加强民族团结。我委联合市总工会、市旅游文体局举办“凝心铸魂跟党走 民族团结谱新篇”北海市第22届职工运动会暨2024年市直机关运动会,25个代表团,4100多名运动员参加足球、篮球、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拔河、围棋、集体8字跳长绳共8个项目角逐,提高我市各民族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科学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增进了全市各单位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职工间友谊,凝聚了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奋进力量。
六、聚焦“一股劲”发挥党建领航作用。强化示范建设,拧成领航“一股劲”,制定《市直机关党建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十条措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机关党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一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政治机关建设。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学习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第一议题”、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学习内容,深入开展“五史”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二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融入基层党组织“五基三化”系列行动。推动有条件的机关党支部与民族村(社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对共建”,创建“四强”党支部,在机关党组织、党员干部、社区“双报到”中广泛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等活动,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三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融入机关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机关党组织在传承弘扬海丝文化、汉代文化、南珠文化、疍家文化、海洋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典型做法,在春节、广西三月三等节点举办民俗体验活动,尤其去年我委联合市纪委监委、市政管理局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长青公园开展“桂风壮韵三月三·石榴花开一家亲”主题活动,今年联合市档案馆、市政管理局举办了“壮韵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题活动,弘扬民族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彰显文化自信。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