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政务服务“小窗口”为重要抓手,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以有速度、有温度、有精度的民生服务,推动各族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一是推行掌上通办,跑出便民服务加速度。海城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需求,以服务创新驱动服务升级。依托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广西人社APP”等线上平台,大力推进社保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实现参保登记、待遇资格认证等32项高频事项全程网办,推动服务模式从“线下跑”向“指尖办”转变,让各族群众办事更便捷。同时,积极拓展“省内通办”、“同城通办、就近办”服务范围,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变更养老待遇社保卡银行账号等18项业务纳入通办事项清单,打破传统属地限制,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服务,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外地事”,有效避免“多地跑、折返跑”。2025年以来,海城区共办理异地社保业务200多件,线上办理率达85%,以高效服务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
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民生服务“温暖度”。海城区将服务各族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大力推行预约办理、延时服务等便民举措,各族群众可通过热线电话或网上政务平台提前预约,享受错峰办理,实现“来了就能办、一次办成事”。建立“8小时外”延时服务制度,打破“8小时外”服务时间壁垒,满足各族群众在休息时间办事需求,有效破解“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为各族群众提供暖心、安心的社保服务。针对老年群体等特殊人群,推出“预约上门”服务,组织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代办业务,将服务送到各族群众家门口,让行动不便的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计为231名群众提供上门认证,服务满意度达100%,用实际行动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政策落实“精准度”。海城区立足智慧管理,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依托“大数据+网格化”管理模式,整合信息资源,实现部门信息互通、工作联动。通过建立政策精准推送机制,运用大数据筛选出符合参保条件、可领取养老待遇、需进行养老资格认证的群体,以电话通知、短信提醒、面对面沟通等“点对点”的方式,精准推送政策信息,有效解决群众“政策理解有偏差、办事信息不对称、办理不及时”等问题,确保国家政策精准惠及每一位符合条件的群众。2025年以来,海城区已精准推送政策信息2442条,帮助500余名各族群众按时完成养老保险待遇申领,切实推动惠民政策落地见效,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美好画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