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白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有形、有感、有效”三个维度深入实践与探索,坚持不懈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取得了“2024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榜单,广西制造业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县等多项荣誉。
聚焦主线 共筑美好家园
出台《博白县深入贯彻落实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5个方面任务,构建文化共育体系、经济共融体系、和谐共助体系、生态共享体系、平安共建体系,推动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五个家园”,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博白县推动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向主线发力,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面嵌入路径,有序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各项工作,加快构建临海重化和腹地轻工业的“一重一轻两大工业体系”,全力打造文化塑城2.0版本,纵深推进玉商玉工回归。“量身裁衣”明确334项重点事项(项目)清单,多项改革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创新方法 打造交流窗口
博白创新“四融”工作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政治学习;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并纳入“开学第一课”主题班课;融入文旅产业发展,升级打造王力爱国足迹之旅、朱锡昂红色革命之旅等红色旅游路线;融入本地传统文化发展,编撰《朱光二三事》等家风读本。依托班会、家长会、“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带动更多家长了解、认识民族团结进步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同时,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进”系列活动,460余支宣讲队深入基层开展宣讲2000余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使各类活动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窗口。
多措并举 促进交流交融
傍晚,走进博白县法制文化广场,老人在这里跳广场舞、下棋、散步,小孩快乐嬉戏,欢声笑语不断。这温馨的画面,正是民族团结最鲜活的注脚。博白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卓有成效地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近年来,着力打造“红色+生态+民族”精品旅游和研学线路,同时,策划博白县凰图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博白镇大良村、博白镇第三小学、王力书院、书香社区等为支点,打造以点连线、线面联动的博白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展现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成果,吸引各族游客走进博白。
共建共享 提升治理水平
博白建立三级民族事务服务管理网络,全县359个村(社区)全部配备民族工作干部,确保民族工作有人懂、有人抓。因地制宜创新各族群众参与议事、教育培训、经济帮扶、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方面,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建设民族团结的和谐家园。探索推广“民族+侨务”“民族+边界”共治共调共解机制,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县,推广运用“南流·普法说”教育宣传平台,打造“客家枫桥”调解品牌。依托客家特色文化赋能,用好博白县和谐促进协会的优势资源和客家“姓氏协会”主事解纷工作法,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