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海市海城区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优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深度融合,探索推行社区“合伙人”众治模式,通过凝聚多元力量、激活社会资源,推动各民族群众在共同参与、共建共享中增进交往交流交融,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注入民族团结新动能。
一、聚多元“合伙人”,构建互嵌式参与体系
针对基层治理中“社会力量参与不足、资源调动不充分”等难题,海城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打破身份、行业、领域界限,广泛吸纳企业商家、社会组织、热心居民等多元主体成为社区“合伙人”,构建起“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互嵌式治理网络。一是个体“合伙人”激活自治活力。退休教师、文艺骨干、在职党员等1800余名居民主动融入社区治理,通过“老年课堂”、“幸福艺术团”等载体,开展音乐教学、文体活动等,在交流互动中拉近各族群众距离。为充分调动各族群众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海城区还建立积分兑换机制,鼓励“合伙人”参与网格巡查、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旁观者”变“参与者”,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自治氛围。二是社群“合伙人”凝聚共建合力。深化“吹哨报到”机制,推动共建单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社工组织等603个社群“合伙人”与社区党组织结对,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阵地联用、活动联搞、资源联享、服务联做的“六联”模式,在民生服务、应急救援等工作中快速响应、协同发力,让各民族群众在共克时艰中增强共同体意识。如台风“摩羯”过后,海城区多处道路受阻、部分房屋受损,仅靠社区力量难以快速应对。各社区迅速“吹哨”,集结126个社群“合伙人”,联动3580名党员干部组成应急队伍,仅用半天便完成清障,恢复主干道畅通。三是商企“合伙人”完善服务网络。建立“社区服务商企、商企反哺社区”的互融互促模式,引导246家涵盖衣食住行、医疗文化的商企加入“合伙人”队伍,通过社区阵地共享、成立公益组织等方式,常态化为居民提供公益、低偿服务、惠民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利,在高频互动中增进情感联结。
二、创融合式服务,优化互嵌式社区环境
海城区以“合伙人”模式为纽带,聚焦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通过多样化活动和精准化服务,推动各民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共富、共维中深度互嵌,让社区成为民族团结的“温馨家园”。一是在交往交流中铸牢共识。依托“合伙人”资源,开展义诊义剪、普法防诈、公益健身等惠民活动230余场,举办文体汇演、八段锦课程等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群众在参与中增进了解、消除隔阂,丰富精神生活。退休教师武玉侪组织的“幸福艺术团”,汇聚多民族文艺爱好者,用歌声传递团结心声,成为社区文化互嵌的生动缩影。二是在解决难题中凝聚合力。全区41个社区联动“合伙人”召开联席会,解决小区用水、路灯维修、停车治理等民生问题1700余个,惠及各族群众10万余人。通过共同破解“急难愁盼”,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共建共享”的成果,强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同体理念。三是在资源共享中深化互嵌。社区党组织为“合伙人”提供活动阵地265次,开展品牌宣传36次,组织资源对接会2场,促成商企合作6家,形成“社区搭台、各方唱戏、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这种资源互嵌模式,既盘活了社会资源,又让各族群众在参与社区发展中增强归属感,推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社区生态形成。
三、强机制化保障,巩固互嵌式治理成果
海城区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为“合伙人”模式的长效运转提供了坚实保障,推动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深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稳固基础。一是健全联动机制,凝聚多元主体合力。社区党组织与“合伙人”构建高效紧密的联动体系,如建立“合伙人”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召已开110余次会议协商解决各类治理难题;不定期召开资源对接会,已促成100多个服务项目落地实施。幸福里社区联合北海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等9家“合伙人”企业上门为独居老人服务,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给老人剪头发、助浴。通过合作,社区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各族群众得以享受更全面、便捷的服务。二是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参与热情。创新多样化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合伙人”的积极性。以积分兑换机制为例,“合伙人”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就能获得相应积分,凭积分在社区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服务优惠券等。自实行积分兑换机制以来,15000人次的“合伙人”参与兑换,兑换积分累计56万余分,激发了他们参与热情。对于表现突出的“合伙人”,社区免费提供活动场地、办公场所给“合伙人”,并通过宣传栏、官方公众号等对“合伙人”的优秀事迹宣传推广,让“合伙人”在付出中收获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形成了“参与—受益—再参与”的良性循环。三是强化成效导向,推动服务精准落地。聚焦“解决问题、惠及群众”的目标,将“合伙人”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层治理效能相结合。建立成效评估体系,定期评估服务项目并调整优化服务内容,确保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如驿马街道评估发现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迫切后,联合社区、北海柏乐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等医疗企业合作,开展口腔健康义诊、免费检查等活动,受到各族群众好评。今年以来,海城区通过“合伙人”模式解决群众实际问题1000余个,服务群众超过30000人次,让互嵌式治理成果惠及各族群众,有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