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七星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开展“我为群众点亮微心愿”实践活动。通过将微心愿服务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机融合,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用“微服务”凝聚“大团结”,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织密民族团结“服务网”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构建“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服务体系。通过组织500余名党员干部、民族工作联络员和网格员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精准对接各族群众实际需求。在全区15个“暖新驿站”和党群服务中心等重点场所,特别设置了32面“民族团结微心愿墙”,创新推行“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的闭环服务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各族困难群众和新就业群体兑现“微心愿”265个,切实解决智能和面机、车载手机支架等民生实事100余件,让民族团结的温暖切实传递到各族群众的家门口。
二、精准服务暖民心,画出团结进步“同心圆”
聚焦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分类施策、精准帮扶:针对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累计赠送智能家电120台,并建立党员志愿者“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面向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中的民族同胞,依托“暖新驿站”发放反光马甲300件、充电宝200个等职业急需物资;创新整合红十字会、社会组织等资源,持续开展“一元爱心”募捐活动,三年来共筹集善款2.3万元,成功帮助99名困难群众实现心愿,通过多元化服务切实搭建起民族团结的“暖心桥”。
三、双向赋能促交融,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创新推动各族群众从“受益者”向“参与者”转变,实现民族团结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一方面引导30余名骑手组建“先锋骑士”志愿服务队,发挥走街串巷的职业优势,化身“流动网格员”参与文明宣传、隐患排查等基层治理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超过2000小时;另一方面将“微心愿”活动深度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通过举办民族团结主题宣讲、传统节庆联谊等文化活动50余场次,吸引5000余人次参与,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互鉴,逐步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四、智慧赋能提质效,打造民族团结“新样板”
创新打造“互联网+民族团结”智慧服务平台,推出线上“微心愿”功能模块,实现群众需求一键提交、党员在线认领、办理进度实时可查,显著提升服务效率和透明度。计划年内建设3个智能驿站,配备双语服务终端、智能储物柜等便民设施,并引入AI语音助手提供全天候咨询服务。同步开发“民族团结知识库”数字平台,运用短视频、互动问答等生动形式宣传民族政策。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服务网络,切实打通服务各族群众的“最后一米”。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