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州区罗白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老年人需求,从生存认证服务、适老化改造、丰富文化娱乐等“小切口”入手,做实民族团结“大文章”,让各族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创新生存认证服务,让民族团结更有温度。生存认证是保障养老金、高龄补贴准确发放、防止冒领骗领的重要举措。罗白乡积极创新服务方式,采取“线上+线下”“集中+上门”相结合的模式,通过“集中办理一批、上门服务一批、跟踪落实一批、提前预警一批”的“四个一批”举措,为各族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认证服务。线上,针对长期在外居住人员,落实专人“一对一”服务,通过电话联系并引导群众通过“广西人社”APP进行自主认证。采取微信视频连线、近期报纸人像同时入框等“不见面”方式完成认证,引导家庭年轻人协助老人“掌上办”或是到附近村委会进行线下认证,确保不漏一人。今年以来,协助远程认证230余人次。线下,在乡村两级开设10个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绿色通道”,为8个村配备认证一体机,推动服务从“保基本”向“智能化”升级。针对行动不便等有认证困难的老人,组建9支由公共服务中心、村(社区)干部及社保协管员组成的“上门服务小分队”,将服务窗口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累计上门服务800余人次。
二、推进适老化改造,让民族团结更有质感。适老化改造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增强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举措。罗白乡立足实际,以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安全性和便利性为目标,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一是精准施策。组织村干部入户走访,面对面讲解申请流程,上门协助填写申请表、整理资料,实现“零障碍”申报。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明确申请条件,确保政策资源精准投放。二是精准把脉。组建“乡工作人员+网格员”联合工作组,开展精准入户调查和需求评估,问需求、找痛点、提建议,摸清低保、特困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环境状况和改造需求,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实现精准适配。三是精准改造。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改造卫生间、楼梯等易滑倒区域,安装声控灯、扶手、防滑垫等设施;针对失能老人提供电动轮椅、护理床等辅助器具,等等。同时,对改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问效,组织乡、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对改造项目进行评估验收,实现按需改造。近两年来,累计对70名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按需改造,共配置适老器具310件。通过适老化改造,各族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开展文娱活动,让民族团结更有活力。罗白乡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民族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娱活动,让各族老年人在参与活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在春节、广西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山歌对唱、趣味游园、包粽子比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各族老年人参与。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春节文艺汇演、民俗文化展览等各类文化活动13场次,参与群众达8600人次,展现了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此外,罗白乡还注重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投资建设文化广场,建设舞台、党员活动室、文化宣传墙、健身场地和器材、林荫步道、休闲文化长廊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