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隆安县那桐镇定江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广西金穗生态园为依托,以建设“精品、名村、特色”和美乡村为目标,全力打好产业、文化和生态“三张牌”,因地制宜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盘活乡村“沉睡”资源,配合发展农旅产业,同时将自然风景与民俗文化发展相结合,稳步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持续拓宽乡村振兴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定江村定典屯先后荣获中国特色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广西乡村振兴示范村、广西乡村旅游重点镇村等荣誉称号。
一、打好“产业带动”牌,释放发展潜能
定江村在家门口借力发展,拓展融资渠道,公司化运作,依托金穗集团“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生态旅游”四大核心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村庄变景区、村民变股民、务农变务工、产品变礼品,持续打造“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探索,全村现有1个五星级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农业企业4家、文旅商务服务企业2家。依托金穗集团的优势资源和龙头带动作用,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香蕉、火龙果、沃柑等特色产业,全村流转土地面积1.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83%,成为土地流转的典范。定江村现有34家企业、基地落户,以土地流转形式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问题,企业帮助完善村屯基础设施,解决农民的就业出路。村民既可以得到租金收入,又可以到公司做工得到工资收入,还可从生态农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中获益,让村民“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利”,实现村屯变美、农民致富、企业发展的“三赢”局面。
二、打好“文化引领”牌,集聚发展势能
定江村充分挖掘“那”文化的历史内涵,以定典屯综合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建筑和装饰,在83栋壮族特色传统民居的改建中融入隆安本土的马头墙、百鸟带等“那”文化元素,先后建设了“那”文化民俗展厅、“那”文化传统戏台、“那”文化长廊、“那”文化广场等,以“那”文化为灵魂,挖掘“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寻得到乡愁”的乡村旅游深层价值。以定典屯被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契机,加大传统特色村落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习俗,结合那桐“四月八”农具节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那山那水那文化”为主题,举办火龙果灯光音乐节、“那”里集市等系列活动,着力打造独具文化特色的“那”文化旅游路线,使现代生活气息与古村古韵相互交融,让特色村落“活”起来、“美”起来。同时,着力推行“一约四会”和“一事一议”制度,施行“积分制”和“清单制”管理,开展移风易俗、“星级文明户”评比、道德模范评比等活动,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美丽文明示范村。
三、打好“生态优先”牌,点燃发展引擎
定江村坚持把保护环境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宜居康寿美丽家园建设切入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着力推动村庄建设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村内建设夜游照明和亮化工程、村屯宣传栏、文体活动中心、公共卫生间、乡村戏台、饮水安全工程、污水处理站等必要设施,安排保洁员定期清扫村内主要道路,整体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全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60%,不存在黑臭水体。依托广西金穗生态园,通过将本地“那文化”与香蕉、火龙果产业链相结合,着重发展农业生态休闲观光乡村游,延伸发展万亩火龙果灯光乡村游等乡村旅游项目,成功打造了全国首家以香蕉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品牌。目前,广西金穗生态园内有1万多亩的香蕉标准化种植基地和上千亩的花木、蔬菜、果园等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并建起了大型亲子互动拓展基地,自行车骑游绿道,把各个基地串成线、连成片,吸引了众多游客享受花海美景、感受乡村魅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