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江街道创新“党建+网格+民族”工作模式,以党建引领、文化交融、民生服务、共建共享为抓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样板。
一、党建引领强根基,织密民族团结“一张网”
构建“街道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体系,将辖区划分为36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和民族工作联络员。创新“微实事”响应机制,通过网格走访、民情速递群等渠道收集诉求,累计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0余件。例如,社山桥社区针对闲置空地脏乱差问题,整合资金实施改造,4个月内建成集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民族团结广场”,惠及周边各族居民2000余人。
二、文化交融聚共识,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打造“节庆联欢+日常互动”文化交融平台,串联春节、三月三、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举办“年味浓”“民族团结花盛开”等主题活动50余场。创新“石榴籽厨房”“百家宴”等载体,组织各族群众共同制作油茶、馕饼、粽子等特色美食,以饮食文化促进情感共鸣。设立“石榴籽课堂”,开展政策宣讲、语言培训、手工艺教学等活动30余期,参与群众超5000人次,推动各族文化互鉴共赏。
三、民生服务增福祉,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推行“契约化”共建机制,联合辖区单位帮扶困难家庭136户,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难题200余个。在漓江郡府小区试点“有事好商量”协商模式,召开民族代表协商会15场,推动成立多民族组成的业委会,化解矛盾纠纷。建成汇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家庭健康服务站等平台,为老人、孕产妇等提供精准服务,累计惠及群众1200余人次。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