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海市铁山港区税务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税收主业,打造“党建红·税务蓝·青春绿”三色融合品牌,推动民族团结与税收事业同频共振、融合共进,书写民族团结税务新篇章。
一、强化党建引领,凝聚民族团结思想共识
一是坚持“关键少数”带头表率。始终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列入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小组学习计划,编印《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手册》,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兴税、税收宣传月等多渠道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推送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累计69次,构建良好的民族团结社会氛围,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二是坚持“关键思路”宣传引领。组织志愿者到铁山港区南康镇中心小学、营盘镇盐灶小学、南康镇高田小学等各学校开展“与税同行 守护童心”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慰问活动,让民族团结意识在儿童心中扎根生长。举办“感党恩跟党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三月三线上运动会”民族趣味游园、爱国诗歌朗诵比赛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各族干部群众民族团结思想认识。组建政策理论宣讲小分队,举办“新时代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奋进新时代”等主题宣讲,连续三年选派理论宣讲骨干参加铁山港区百姓宣讲活动,在码头、学校、农村、社区、企业等累计开展宣讲38场次,覆盖群众近万人,有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坚持“关键环节”凝聚人心。坚持以学习为钥,凝聚思想力量。累计购进图书4800册,其中民族书籍900册,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气排球、羽毛球等文体活动,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强身健体,增强民族文化素养。定期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让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走近基层、贴近群众、融入生活。充分结合铁山港区特色风俗文化,将落实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和支持民族地方特色税收政策编纂成特色小调或山歌,邀请当地群众充当税法宣传员,通过汉壮双语传唱税惠政策及国家民族政策,增强少数民族纳税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获得感,凝聚民族思想共识。
二、税惠赋能服务经济大局,夯实民族团结物质根基
一是为国聚财固根本。始终坚持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强化重点税源管理,聚焦石油化工、新材料、造纸、发电等支柱产业监管,不断提升收入质量。2024年,全局累计组织税务总局任务口径税收收入131.99亿元,各项社保费收入8.07亿元,非税收入13.47亿元。其中,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7亿元,为地方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年均贡献税收收入超百亿元,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全市60%的税收任务。
二是惠企利民优环境。坚持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挖掘数据潜能,创新构建“要、管、供、用”服务链条,强化“大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持续落实“春雨润苗”专项行动,精准对接化解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在办税窗口推行常态化亲情引导服务,创新推出“税费服务不打烊”“税惠直通车服务进万家”等特色举措。深化税法宣传进社区、上码头、进军营、驻乡村,举办纳税人学堂和乡村税学堂,有效打通税费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共进步税收护航促发展”交流,针对性为企业少数民族党员职工开展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缴纳等税费辅导,及时解决涉税事项遇到的困难问题。2024年,“税美珠城亲情陪办”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北海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有力促进传统产业、民族产业的协同发展。
三是数据赋能助决策。深挖税收大数据“金山银库”价值,服务地方发展精准发力。持续创新优化“银税互动”服务,2024年成功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投放“桂惠贷”信用贷款42亿元,助力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支持的“真金白银”,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宣传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及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贯彻落实民族自治地区所得税优惠政策。近年来,累计为辖区企业落实“支持重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减免金额10.81亿元,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4008万元,有力助推经济回升向好。其经验做法获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正面报道34次。
三、倾情公益帮扶,增添民族团结文化生机
一是助力公益服务有温度。通过开展敬老院献爱心、关爱未成年、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等志愿服务,形成“金秋助学”“助孤敬老”“帮贫济困”“减税降费青年行动”等一批志愿服务特色品牌,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新春送温暖”“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活动增强与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2021年以来,组织青年团员、妇女干部参与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慰问、“捐书点亮微心愿”“邻里守望 爱满社区” “文明你我他 送福进万家”创城走访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总计达12355小时,累计送出慰问物资达11.5万元,有力推动民族团结与税务互促共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是助力税惠服务有热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组织青年党员干部走进铁山港区实验学校、营盘镇初级中学等学校,开展“百年党史、民族团结视频大家看”“民族服饰大家画”等活动,增进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了解,培养他们团结互助、互敬互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民族团结思想意识。组织党员服务队、青年先锋队深入林下鸡、南珠和海产品等北海民族传统产业开展税收政策宣传,辅导纳税人用好用足减税降费政策,推动民族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发展。
三是助力乡村振兴有力度。立足责任使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税收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围绕铁山港赤江陶瓷烧制技艺,打造铁山港区民族手工艺品牌特色,全力投身乡村振兴。累计选派57名党员干部深入扶贫一线,结对帮扶3个定点联系村共58户家庭。推行“支部+合作社+党员示范户+农户”模式,持续开展“爱心扶春苗”“乡村税学堂”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税务新篇章,共同绘制民族团结“同心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