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桂平市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体育+”为纽带,通过阵地建设、赛事活动、文旅融合以及产业发展,激活了民族团结“一池春水”,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体育+阵地,夯实民族团结基础。通过科学规划,加大公共服务建设资金投入,加强高水平全民健身场地建设,以“体育+阵地”拓宽各族群众交流平台,截至目前,桂平市共有篮球场2566个、足球场104个、排球场 247个、羽毛球场371个、乒乓球场 2394个、健身步道25条。通过合理布局室外路径器材、球类场地、健身步道等体育活动健身场所,形成多元化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使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拓宽了全市各族群众交往交流平台,夯实了民族团结基础。
体育+赛事,点燃民族团结热情。桂平市以各族群众参与度、喜爱度高的足球、篮球等赛事为媒介,凝聚各民族同心共建美好家园的精神动力。先后举办了“潮动三月三・民族体育炫”2025年桂平市乒乓球比赛、“潮动三月三・民族体育炫” 民间足球争霸赛、2025年广西青少年滑板锦标赛、桂平稻香杯足球超级联赛 、广西少年儿童武术套路锦标赛等一系列比赛活动。在各项比赛中,展现了各民族参赛选手团结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同时,举办了2025年“村BA”球王争霸赛广西桂东南选拔赛,更是邀请村BA发源地贵州台盘乡参与开幕式活动,加深了与贵州的交流,比赛吸引了贵港市、玉林市、梧州市共24支乡镇球队参与,推动各地民族交往交流、增进感情友谊。
体育+文旅,释放民族团结红利。体育搭台、文旅唱戏,桂平市推动体育与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实现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今年以来桂平市趁借体育赛事热潮的东风,积极开发、完善西山泉旅游度假景区、西山风景名胜区、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天平天国起义地址等旅游精品路线,让各民族游客及参赛选手从竞技场走向地方人文景区、名胜古迹、生态秘境,实现“一项赛事、多维体验”的深度互动;与此同时,积极推出惠民政策,例如体育赛事专属福利,一票3日使用制、两广一家亲政策,对参与体育赛事的游客或特定人群提供门票、住宿等各方面的优惠,极大促进地方旅游消费发展,把“体育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2025年1-6月桂平市游客接待总量为805.35万人次,同比增长12.01%;旅游总消费为79.44亿元,同比增长10.19%。
体育+产业,铺就民族共富路。桂平市木乐镇以“中国休闲运动服装名镇”和“全国特色小镇"双品牌为引领”,创新打造“赛事搭台、产业唱戏”的发展模式,打造特色经济新引擎。目前,全镇集聚纺织服装企业5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1家,服装行业有效注册商标473件,自主品牌108个,年产量突破3亿套,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非洲市场。通过体育赛事赋能,实现纺织服装产业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协同发展机制,带动各族群众就业5万余人,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新路子。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