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 市县信息

百色市健全“六项机制”深化共同现代化试点工作成效

2025-09-03 10:22     来源:百色市民宗委     作者:伍忠国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自2024年5月被确定为全国市域全覆盖共同现代化试点以来,百色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把试点工作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抓手深度融合,切实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健全“制度机制”,以政治引领打造现代发展“新范式”。一是构建融合推进机制,将试点工作列入全市重点工作,立足百色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等区位特点,依托国家战略赋权、开放机制创新、治理效能提升、产业精准施策、营商环境优化五大维度的优势,结合共同现代化“五个基本特征”,研究制定印发《百色市推动各民族共同现代化工作方案》,确保试点工作任务与各领域重点工作一体推进、同频共振。二是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共同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各级各部门资源和力量的统筹协调,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目标、政策等高效有序推进。三是建立常态工作机制,按照“领导小组议大事,工作机制抓日常”的工作原则,采取月会商研判,季分析推进,半年、全年总结部署等工作制度,常态化推进工作,推动试点关键性任务和项目落到实处。

健全“宣教机制”,以精神共融绘就精神家园“新画卷”。一是全方位、多角度收集整理百色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史料,对各民族物质性、基础性和重要性的文献史料,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的百色篇章。二是深入挖掘红色基因凝心铸魂的新时代价值,加强对百色起义等革命文化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打造百色起义纪念园等具有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制作《右江潮》等一批红色题材文艺作品。三是深入挖掘“瓦氏夫人千里抗倭”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健全瓦氏夫人抗倭事迹研究宣传成果运用机制,拍摄出版《瓦氏夫人研究》《瓦氏夫人》等一批反映瓦氏夫人生平事迹的作品,全力打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基地。四是大力宣传黄文秀先进事迹,传承黄文秀优秀品质,依托黄文秀先进事迹展馆打造全国红色研学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推动黄文秀事迹入选新版语文教材,电视剧《大山的女儿》获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五是发扬百色守边戍边奉献精神,积极宣扬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凌尚前奉命戍守边防43年的先进事迹,其本人作为全国8个模范代表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我是祖国南疆的忠诚界碑》事迹宣讲,拍摄制作专题宣传片《国界有我》,激励各族党员干部参与守边强边固边,筑牢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和兴边富民良好局面作出突出贡献。

健全“赶超机制”,以经济赋能奏响共同繁荣“新乐曲”。一是持续建强新型生态铝、林业、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打造“双千双五百”产业,加快构建“4+1”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24.7亿元,同比增长11.3%,连续3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二是深入实施特色、品牌、科技、开放、产业融合“五大强农行动”,构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做大做强百色芒果、百色红茶、百色山茶油等“百香百色”区域公用品牌,21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已纳入“百香百色”区域公共品牌,84家企业获得使用“百香百色”区域公共品牌认证授权,农产品已涵盖全市12个县(市、区)460个农产品种类,建设核心基地20个、订单基地30个,形成“品牌+基地+农户”模式,拓宽各族群众致富增收渠道。三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与央企、产业转出地国企、区直国企、头部民企等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创新“百色片区+央企”“百色片区+多主体”合作共建模式和“2+N”“3+N”等多元化园区建设模式被全区推广,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的92.7%,增长12.9%。四是推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运用5G+AI技术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生产线,故障预测准确率超93%,车间备件消耗降低55%;广西煜信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池制造车间智能化、数字化覆盖率达90%。百色银海铝业等3家企业入选2025年全区第一批“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名单,13家企业被评为自治区智能制造标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81%。五是构建生态优先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转化机制,推动绿色工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积极推进铝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行生态修复制度化和石漠化治理工程,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构建“纵向+横向”双轨补偿制度框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六是依托边关优势,推进边境文旅合作,与越南高平省签署《文化旅游合作备忘录》,达成《中越跨境旅游线路合作协议》,重点推进“百色靖西—越南2日游”、“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越南高平山水世界地质公园跨境旅游线路”、“中国孟麻—越南北坡红色旅游线路”等跨境旅游线路,举办“中越边民新春大联欢”“广西三月三那坡风流街”暨中越边民大联欢等系列活动。2025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3358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15%。

健全“分配机制”,以社会共建构建互嵌交融“新格局”。一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定不移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保持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八成左右,推动国家利益、各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共同实现。二是有效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优化完善“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两类重点群体”已消除风险3055户1.1万余人,风险消除率96.9%。深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拓展深百协作,争取粤桂协作资金5.1亿元,计划实施协作项目120个。加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项目共1119个,累计投入6.1亿元,开工建设项目726个。三是推进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13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在1.8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719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始终稳定在46万人以上;优先解决乡村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实验设备更新等硬件短板,统筹资金1.97亿元投入改扩建学校149所170个单体工程建设和采购更新一批设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筹集资金28.35亿元,实施卫生项目70余个,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从2020年的6.35张提升至2024年的9.04张;统筹市本级资金9400余万元,新建保租房4974套和收购存量商品房2537套用作保障房,有效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及产业园区无房职工阶段性住房问题,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决兜住兜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城乡特困供养金、临时救助金、边民生活补助金、孤儿、残疾人生活补贴等各类补贴9.37亿元,惠及群众253.5万人次。四是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族群众流动融居,实施易地搬迁安置4.2万户18.33万人,建成集中安置点114个,推进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互嵌式社区建设,打造“易地搬迁+”就业平台,实现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业”37175户81645人,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

健全“联动机制”,以兴边富民筑牢边疆安宁“新防线”。一是牢牢把握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的战略定位,加强与周边东盟国家、地区合作,拓展对外开放渠道,2025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16.4亿元,同比增长18.8%。二是实施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生态护边、开放睦边、团结稳边六大工程,推动实施新时代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项目48个,总投资290亿元,完成投资147.15亿元。三是推行全域边境小额贸易试点、边民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创新“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规划建设3个互市贸易商品落地加工园区,建成落地加工厂房17.1万平方米,31家落地加工企业落户边境,成立边贸合作社37家,吸纳发展社员3.1万人,落地加工产值完成10.1亿元。四是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机制,打造“百里边境普法带”“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长廊”,创新推出村级综治中心基层事务治理“12345”工作模式和“三微五创”(微党建、微网格、微服务,创建红色网格、边疆巩固安宁、民族团结进步、“五治融合”、平安和谐网格)的网格化治理工作法,提升边境地区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全市受理治安案件、立案刑事案件分别同比下降30%以上,各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3%以上。

健全“落实机制”,以民族交融谱写团结进步“新篇章”。一是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为抓手,创新探索“一进一主题”模式,精心谋划打造“百色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带四线五基地”工作格局,打造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长廊,形成“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创建工作新局面,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5个,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0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7个,11个县(市、区)成功创建自治区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区)。二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全方位、多角度收集整理百色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史料,挖掘、整理、校对和修改增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性、基础性和重要性的档案文献、研究成果和民间文献史料,整理一批壮、瑶、苗、彝、仡佬、回等民族的方志、古籍、手抄文献、石刻、谱牒等。三是推动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挂牌成立百色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以民族团结为主题,推出壮剧《百色起义》、大型民族歌剧《扶贫路上》、电影《秀美人生》,编演大型红色情景舞台剧《右江潮》,红色情景剧《粤东会馆的歌声》,“时代楷模”黄文秀故事《大山的女儿》、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凌尚前守护边疆的故事《国界有我》等作品。四是探索区域联创共建机制,与上海、湖北、云南、贵州等20多个省市的40多个市(州、盟)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跨区域合作共建协议,建立民族工作沟通联络、资源共享、经验互鉴、信息互通、保障互助、干部互学等机制,搭建跨区域协作框架,形成联创共建长效机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网络赌博网站 金沙国际线上娱乐平台 澳门新葡京博彩 澳門新葡京 网赌最安全平台 泉州市统计局 白山市林业局 欢迎光临平顶山市统计局门户网站! 四平市科技局 青岛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