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周,百色市655所中小学50万余名师生,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核心,同步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掀起了一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热潮。
百色市第一小学:主分会场联动,打造思政大课堂。右江区教育系统在百色市第一小学开展以“铸魂强基守初心、立德树人育英才”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活动通过现场展示与各校分会场实时直播的方式,实现6.5万名师生同上新学期第一堂思政大课。活动分“伟大的抗战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稳固的安全防线”三大板块,通过多种形式将红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与安全教育深度融合。在“伟大的抗战精神”板块,党员教师携手百色起义纪念馆红领巾讲解员共同讲述《英雄不朽》,生动再现抗战英雄的家国情怀与英勇事迹;“坚定的理想信念”板块通过互动交流、情景讲述和朗诵等形式,展现了红城少年传播红色文化的生动实践,以及教师坚守育人初心的感人故事。“稳固的安全防线”板块中,主题课堂和防诈骗情景剧以沉浸式教育方式,有效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右江区第五中学:传承文秀品质,诠释“四个与共”的青年担当。右江区第五初级中学开展朗诵《后浪奔涌文秀品质耀我行》活动,以“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四个与共”理念。学生黄语熙在分享中说:“要向文秀姐姐学习,成为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此外,学校还开展百色起义历史情景剧排演、主题征文等活动,将红色基因传承与情感培养相融合,引导学生深刻把握民族团结的历史脉络,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
右江区龙景第三小学:以“阅兵之姿”开启新学期,深化精神传承。右江区龙景第三小学开展以“以阅兵之姿,展龙三风貌”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活动通过国旗护卫、经典诵读等环节,以回顾峥嵘岁月开启新学期征程,为新学期注入精神力量,让红色记忆与青春理想同频共振。活动中,该校校长李金山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堂以“铭记与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开学思政课。课程巧妙结合动画《浪浪山的小妖怪》,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梦想追求;借由电影《南京照相馆》中守护历史真相的故事,生动阐释了“铭记与传承”的历史意义,并强调和平的来之不易。这堂思政课通过生动案例播撒了“爱国、奋斗、梦想”的种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
田东县:宣讲进校园,以文物科普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田东县第一小学邀请田东县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走进校园,以“视频+宣讲+实践”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宣讲团围绕“田东远古人类生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并结合本地考古发现介绍了石器时代文明,组织学生亲手操作仿制石器,体验远古人类的生产智慧。此次活动使“开学第一课”富有仪式感和趣味性,还帮助学生从历史文物中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
德保县:课堂互动与实践相结合,让民族团结理念“可感可知”。德保县各中小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新学期教育实践,通过国旗下讲话和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教师通过讲述民族故事、分析历史案例,并结合歌唱民族歌曲、绘制民族团结主题手抄报等互动方式,将抽象理念转化为具体体验,帮助学生了解各民族共生共荣的历史,让“爱我中华、团结一心”的信念深植于心。
乐业县:多校同步,以“小故事”传递“大团结”。乐业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纳入全县24所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持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各学校通过播放各民族共同奋斗的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讲述身边民族团结互助故事、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讨论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乐业县民族中学的主题班会上,各班级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通过讲述历史上各民族携手抵御外侮、共同建设家园的动人故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团结意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