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 市县信息

广西药品检验研究院:构建新模式 奏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2025-09-25 17:25     来源:广西药品检验研究院,民族团结促进处     作者:赵庄,吴荣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药品检验研究院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药品检验技术转化为民族团结的“粘合剂”,构建起“标准共制、文化共融、产业共兴、健康共护”的民族团结进步新模式,做各族人民“用药、用妆”安全与健康的保卫战士。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筑牢民族团结进步“定盘星”。以“同心共检石榴红,民族团结护安康”为己任,激励全院干部职工担当实干、创先争优,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强政治组织保证。全院拥有17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92人,57名高级专家组成的药检队伍,其中少数民族职工占比35.6%。少数民族职工与各族同胞携手,近五年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 20 项,主导制修订 12 部壮瑶民族药标准,多次荣获国家药品检验和质量分析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表彰、国家标准研究先进单位等;科研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科普项目《做公众与药品安全之间的“架桥人”》入选2024年广西科普“五优”案例;先后在全国药品检验工作座谈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分享,彰显专业实力与民族工作成效,以实际行动诠释 “人民药检为人民” 的使命担当。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奏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一是打造宣教主阵地,讲好民族医药故事。建成中药民族药标本馆、药品法治长廊、“药•妆”智慧体验馆等民族团结场馆,运用AR/VR等高科技手段及图文实物,设普法+技术规范、普法+党建、普法+民族特色等互动内容,为各族人民提供生动普法服务。其中“中药民族药标本馆”面积400平方米,围绕广西特色民族药、“桂十味”等设20余个展区,实现全互动体验。2021年9月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各界群众2万人次,成为展示民族医药文化、促进各民族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让各族群众沉浸式感受壮瑶医药的独特魅力。二是创新科普宣传,提升群众科学素养。普及中药及广西特色壮瑶民族药知识,推出“广西小药王讲中药民族药知识”等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通过实验室开放日、民族药进社区乡村等活动推广民族医药文化。近五年来,制作民族药普法短视频10余期,新媒体平台宣传超60期,线上线下参与约5万人次,引导各族群众理解中华医药文化,增强“五个认同”。

弘扬传承民族医药,谱写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曲”。一是完善民族药标准体系,填补领域空白。主持编制《广西壮药质量标准》《广西瑶药材质量标准》等地方标准12部(套),涵盖壮、瑶等民族药材800余种。成果应用于医药全产业链,完成了“广西法定壮药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化”研究项目,有效解决部分壮瑶药“有医无药”历史问题,实现壮瑶药法定标准规范化体系构建,为民族药规范发展与法治监管开创新起点,有力支撑注射用血栓通、三金片等壮瑶成药开发应用,效益显著。二是聚焦技术攻坚,引领行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主持广西名优品种的标准研究工作。起草三金片、乳酶生等数十个品种标准收载入《中国药典》;技术复核中药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150个,技术指导广西五和博澳药业申报桑枝总生物碱及桑枝总生物碱片注册,为近10年来国家首次批准上市的治疗糖尿病中药新药;完成阿莫西林胶囊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实现广西该领域“零”的突破。近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广西科技攻关等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重点围绕壮瑶药材、广西道地药材、民族药农残重金属限量、DNA鉴定等领域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软著)授权51项,其中11项成果成功转化。三是深耕道地药材,助推转型升级。联合开展“桂十味”道地药材调研,寻找品质特征与标志物,建立专属性检验方法,完善等级评价与道地标准,已完成罗汉果等6种药材前期研究,为打造“桂十味”品牌提供依据。主持妇炎净胶囊等名优品种标准提高;完成罗汉果药典标准新增加工方式研究,助推产业增收;完成地枫皮国家饮片标准;完成肿节风配方颗粒等20个品种起草复核。近五年来,共完成中药民族药技术咨询服务70多项,助企利润上亿元,形成良性循环。携手本土企业研发“机器人微生物检测样品制备平台”,获认定为广西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共享发展成果。一是标准引领助产业纾困。针对疫情后养蛇产业困境,挖掘蛇类药用价值,半年完成4个品种蛇类地方习用药材标准制订,成为全国唯一推动蛇类药用转型的省区,支持特色养殖业转型,防止了养蛇户“失业返贫”现象。参与编制《广西海洋中药材标准》,完成熊胆粉、眼镜蛇饮片标准修订,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技术指导促产业兴旺。将药品安全普法与乡村振兴宣传融合,送法上门,提高农村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助力法治乡村建设。针对乡村振兴点农户在民族药材种植中的难题,驻村干部努力学习当地语言,运用方言向群众讲解国家的政策法规,为各族群众提供了精准的种植、加工等“一对一”帮扶。提供技术支持,在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建成15亩、200多种瑶药的种植园,并推动形成青蒿种植示范基地,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

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新路径。一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强与东盟等地区药检科研合作,展现广西民族医药文化魅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助力“兴边富民”。近2年派员赴越、马、印尼等国调研肉桂、血竭等进口药材,达成中药合作意向。进口药材原产国调研获突破,申报“血竭”国际标准1个。近年来共完成边境进口药材检验约10万吨、货值10亿元,广西地方标准在罕见进口药材(如羊开口)检验中发挥作用。2023年,协助监管部门查处侵犯“同仁堂”安宫牛黄丸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安宫牛黄丸特大制售假药案),避免跨境民族群众用药风险,被列入公安部、广西药监局挂牌督办大案要案。二是促进人才与技术交流。与越南中央药检院合作,该院专家入选东盟杰青项目来我院研究12个月。与印尼药监局交流,表达传统药物合作意愿。泰、马、柬、老、缅、新、越等国药监机构相继来访,探索标准国际互认,参与FHH中药材国际标准协调,推动传统医药合作与产业国际化。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十大网赌平台推荐 澳门博彩官网 澳门网络赌场官网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澳门网络赌场官网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孝感市林业局 商洛市林业局 吴忠市人民政府 大祥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