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前谋划好2022年广西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工作,1月12日至13日,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调研组到贺州开展语言岛情况调查。市民宗委(市民语委)、相关县(区)民宗局等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1月12日下午,调研组首先到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开展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情况调研,认真听取学院语言博物馆负责人介绍馆藏语言文化研究手记和书籍,以及贺州地方特色戏剧、歌剧剧本与相关文献等,双方就地方语言文化的收集、保护、记录与出版等进行深入交流。调研组对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的建设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将持续关注和支持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希望双方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做好我区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工作。
1月13日,调研组一行来到昭平县黄姚镇凤立村开展壮族语言岛情况调查,凤立村是昭平县内最大的壮族村落,全村692户3445人,全村98%为壮族群众。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到农户家里,通过与群众交流、进行语音对比等方式了解凤立村壮语使用情况;并对凤立村多语和谐生活、语言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关系等进行调查。随后,调研组在实地查看凤立村相关产业及壮族生态博物馆,调研组对凤立村挖掘凤立村历史,保护传承壮族语言文化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整合当地优势产业资源以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成效给予肯定。
据了解,贺州市地处粤桂湘三省(区)结合部,自古以来多民族聚居,其民俗语言非常多样,有分属十大汉语方言中的粤语、客家话、官话、湘语、闽语、平话土等方言近30种,另有壮语、勉语、标话等3种少数民族语言,是全国罕见的语言资源富集地区,天然的语言博物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