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20日,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项目组赴河池市南丹县开展瑶族布努语口承文化抢救保护工作。
6月11日,项目组在南丹县委统战部会议室组织召开座谈会,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南丹县民宗局、南丹县融媒体中心、南丹县非遗中心和南风数字科技公司等相关业务人员参加会议。会议汇报了当地语言文化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南丹瑶族布努语古歌的现状、特点和问题,就瑶族布努语口承文化抢救保护工作开展方式、任务分工、工作难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
6月12日至20日,项目组正式开展瑶族布努语口承文化抢救保护相关工作,在南丹县融媒体中心以分段摄录的方式对南丹瑶族布努语古歌口承文化进行保护性收集、整理和录音摄像。摄录采取梳理南丹瑶族布努语古歌目录,截至目前已将南丹瑶族布努语古歌四大类中的喜宴歌、引路歌(丧葬歌)和仪式歌三大类摄录完毕,时长约40小时。
据悉,南丹瑶族布努语口承文化(瑶族布努语古歌)主要分为喜宴歌、恋情歌(细话歌)、引路歌(丧葬歌)、仪式歌四大类,内容涉及南丹瑶族的社会历史、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蕴含了瑶族千百年来的文化,是由瑶族创世起源、繁衍发展史等精神文明凝结而成的文化瑰宝,是集叙事性、文学性于一体的区域民族社会历史百科全书。开展瑶族布努语口承文化抢救保护工作,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瑶族古歌文化传承和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