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剧照。 覃凤前 摄
《花山》剧照。 覃凤前 摄
《花山》剧照。 覃凤前 摄
《花山》剧照。 覃凤前 摄
《花山》剧照。 覃凤前 摄
本报讯(记者 覃雅妮)8月21日晚,代表广西参加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花山》第二场演出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恒和交通部党组成员、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与首都各界观众共同欣赏了这曲壮民族的生命礼赞。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民委主任卢献匾、自治区文化厅厅长黄宇等领导陪同观看。
《花山》是世界首部以岩画为媒介表现壮民族生存发展文明进程的舞台艺术作品,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美丽南方 广西故事”舞台艺术精品系列的优秀作品。它以舞蹈为载体,通过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接、精神的穿越和连接,将广西左江沿江100多公里的美丽画卷复活到舞台上,展示了广西壮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
该剧主创人员本着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在主题表达、舞台呈现等方面进行了多次修改。演员们在舞台上倾情投入,热情奔放的表演展现了广西舞台艺术的勃勃生机,散发出八桂民族文化的动人魅力,完美演绎了壮族勤劳勇敢、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
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不断。国家一级编导、北京广西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会长邓锐斌看完演出后赞誉《花山》取材好,抓住了广西花山文化,从花山引出了对骆越这片神奇土地的解析;舞蹈语汇丰富,把花山岩画、蛙形舞蹈、天琴脚铃等壮民族元素都融合在一起。在北京生活了10多年的刘先生激动地说,作为广西人,《花山》里铜鼓、绣球这些壮民族元素让他感到很亲切,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