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廖靖雯扮演的“花婆”。张磊摄
此次代表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参加本届文艺会演的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花山》,是在2014年12月首演的基础上,由广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精心打造的第三版。
“这一版本,我们对第四幕做了非常大的调整,先后八易其稿,直到今天演出前,还在按照总导演的要求进行调整。”《花山》导演蒋剑锋告诉记者,在这幕戏中,增加了“花婆”这个角色。
“花婆”来自于民间传说,传说壮族始祖姆六甲是在花朵中诞生的,后来主管赐花送子之事。因此,“花婆”也被认为是壮族群众的生育女神和儿童守护神。传说,姆六甲诞生于农历二月初二,如今,这个日子已经演变为“花婆节”,又称花王节、花王圣母节。
在广西民间有个习俗,新婚夫妇会在卧室床头设立一个花婆神位,用花和花枝扎成“花盘”,祈求花王保佑孩子健康。
“这一习俗目前仍流行于广西各地。花婆赐给生育妇女白花,就生男孩;赐给红花,就生女孩。我也曾祭拜过‘花婆’,如今有两个可爱的女儿。”《花山》壮族女编导韦志坚说。
为了寻找合适的“花婆”,剧组可没少费力。蒋剑锋说,最初,导演组找了一位男演员来演“花婆”。虽然这位演员舞跳得特别好,但因为是反串,亮相时总让人觉得有些滑稽。随后,导演组又找了一位漂亮的女演员,虽然有了一些“仙气”,却还是缺少了民族特点和民间特色。
“我们剧院一直致力于培养本土演员,《花山》全体演员均来自广西本地。最终,我们选中了壮族女孩廖靖雯来扮演‘花婆’。”广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院长、《花山》执行导演李钒说。
因为是在进京前一个星期才决定由廖靖雯来演“花婆”,任务之重让她感觉很有压力。“在序幕和前3幕戏中,我还要分别扮演渔民、古代红人和女人篇中的水,在第4幕中再演‘花婆’。这中间,要先后4次换装,角色转换要特别快。”廖靖雯说。
不过,廖靖雯对此次表演胸有成竹。“因为多次排练,我感觉自己的表现越来越好了。表演中,我会有一种‘整个大地都是我的’感觉,俯视着大地,撒播下各色花瓣,为百姓祈祷。”廖靖雯说,“‘花婆’的化妆和换装时间不足20分钟。化妆时,我就开始酝酿当‘花婆’的感觉,等换妆完毕,我便成为‘花婆’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