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中。舞台上演员们精彩的演出博得观众阵阵掌声,舞台下则有很多人为了这一刻在默默工作着。
“会演道具车进京接待组”
由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员工组成的会演道具车进京接待组,主要负责核实、搜集各代表团道具车辆信息,办理各种通行证,保障道具车顺利抵达演出剧场的工作。由于北京道路管理的要求,接车工作只能在夜间进行。因此,该组成员白天忙于证件办理,深夜则前往高速路口、收费站迎接道具车。
为了做好工作,接待组成员对各代表团的道具车辆信息进行了详细统计,并对车辆进京后的必经路线进行实地考察,确保车辆所要经过的通道、天桥的高度符合车辆通过的要求。扎实的工作保障了道具车得以顺利抵达剧场,保障了演出的正常进行。
从8月1日起全面投入会演工作,截至8月28日,接待组共搜集代表团车辆信息150余条,为24个代表团的77辆车办理了进京通行证;为9个代表团的38辆车办理了可通行长安街部分路段的货车专线通行证;为21个代表团的道具车辆带路,并为部分有需要的代表团设计了进、出京路线图。
“会演官网官微编辑组”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官方微信的编辑工作是由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的3名女员工负责的。按照组委会要求,官微须在每天早上8点前发出,因此,官微组的工作也只能在夜间开展。每天凌晨1点至9点,她们要对前一天的演出图片和稿件进行搜集、筛选、整合、编辑……静静的夜晚,陪伴她们的是那敲打键盘的声音。
自从5月23日官网、官微正式上线,截至8月30日,会演官微推送信息244条,最近30天总阅读量达13万余次、单条最高阅读量2.1万余次。
除了例行工作,官微编辑组还开展了网络宣传推广活动。自7月21日推出文艺会演网络投票活动,到8月30日,参与投票人数达219.2万余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