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诗《花山》剧照。 民族画报社供图
《花山》:壮人的生命礼赞
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剪影呈现在观众面前:广西典型的山川形态,明江流水波光荡漾。水面上,竹筏子缓缓驶来。竹筏上,站立着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壮族乜婆,一曲骆越古歌随之响起……
8月20日晚,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代表团选送的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花山》,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由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策划指导,广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创作演出音乐舞蹈诗《花山》,以舞蹈为载体,通过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接、精神的穿越和连接,将广西左江沿江100多公里的美丽画卷复活到舞台上,展示了广西壮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
在作品的整体构架上,《花山》分别以“太阳·铜鼓·男人”“月亮·绣球·女人”“繁星·青蛙·子孙后代”以及“山水·壮锦和花山岩画”具有壮族特定意义的文化符号组成4个篇章,艺术地再现了壮族岩画与壮族历史。
今年7月,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广西首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实现了我国岩画类世界遗产“零突破”。
“花山岩画是保存了壮族先民伟大艺术杰作的载体。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花山》,是对这一特殊的壮族文化象征的艺术再现。”广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院长、《花山》执行导演李钒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