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花山千古岩画,演绎壮人生命密码。8月20日、21日,代表广西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花山》在北京保利剧院精彩上演。8月20日晚,国家民委副主任罗黎明与首都近千名观众一同观看了上演的首场演出;8月21日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恒和交通部党组成员、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与首都各界观众共同欣赏了这曲壮民族的生命礼赞。广西民委主任卢献匾、广西文化厅厅长黄宇等陪同观看了两天的演出。演出中,如诗如画的壮乡风情让首都观众真正感受到了壮乡的文化大餐。
《花山》在悠远的骆越古歌声中拉开序幕。晚霞中的左江河水波光粼粼,一位壮族渔人泛舟江上,渔歌悠扬,一声来自远古的呐喊唤醒数千年前就定格在花山岩壁上的赭红色人物,古人与今人共舞,穿越时空展开对话……铜鼓、绣球、繁星、青蛙、壮锦等具有壮族特定意义的文化符号巧妙组合,融入舞蹈意象和特色音乐中,具有独特鲜明的壮民族韵味。《骆越古歌》、《太阳之下》、《月亮之上》、《繁星之间》、《山水之中》、《骆越新歌》鲜活展现了壮族先祖在这片土地上刀耕火种、繁衍生息的美丽画卷,唱响壮民族相亲相爱、子孙后代延绵不绝的生命颂歌。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起立热烈鼓掌,赞誉《花山》之震撼、壮丽,是一部构思巧妙、内涵丰富、表现力强,难得一见的少数民族精品剧目。
由广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花山》,取材于世界文化遗产——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是世界首部以岩画为媒介表现壮民族生存发展文明进程的舞台艺术作品。作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美丽南方、广西故事”舞台艺术精品系列的优秀作品,该剧延揽了一批国内杰出艺术家,集结了广西本土优秀的编导和演员,历经数载磨砺。演出次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花山》做了新闻报道。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民族报、民族画报等媒体分别发表了有关《花山》演出相关的新闻报道,反响热烈。
8月17日,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委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新闻发布会,广西代表团团长、自治区副主席黄世勇出席,并首先在会上发言,介绍了广西传奇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