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边疆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省区,也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的西部省份。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省级派出机构,在贯彻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努力为广西民族经济发展争取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以下简称南宁中支货信处)不断探索金融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积极推动广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着力于支持民族地区民生金融发展,创新启动了广西“民生金融 富民强桂”工程,重点推动“支少、支小、扶贫、创业、安居”等弱势群体的民生改善,取得了显著成效。
基于在支持民族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是全国人民银行系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省级分支机构。
积极推动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落实,惠助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壮大
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贷款优惠利率政策(以下简称民贸民品企业贷款优惠政策)是国家为了减轻少数民族地区民贸民品企业生产的贷款利息负担,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对于促进货币政策目标实现和地方民族经济发展有着切实的影响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直以来,南宁中支货信处积极协调政府、企业及银行,积极推动国家民贸民品企业贷款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和实现新突破,让更多的民族地区与企业受惠于国家阳光雨露的滋润,为民族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加油助力。2009—2013年,为广西民贸民品企业争取优惠利率贷款贴息资金共计7亿元。目前,广西民贸民品企业约950家,具体包括800多家民贸企业(广西34个民族贸易县认定的民贸企业)和“十二五”时期获批的132家民品企业。2014年以来,广西民贸民品优惠利率贷款贴息额在2013年全年实现倍增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大幅增长,2014年上半年,全区民贸民品企业优惠利率贷款贴息金额2.33亿元,比2013年同期贴息额大幅增长50.32%,涉及贷款金额207.49亿元;共有381家企业(民贸266家、民品115家)、64个县(区)享受优惠政策,受惠企业集中于糖业、制药、食品、纺织等民族支柱产业,全区34个民贸县基本实现优惠政策全覆盖。
创新推出“民生金融支少阳光工程”,协力推动民族经济发展
为促进金融政策、民族政策、财政政策有效结合,更好地发挥各部门资源的叠加效应,南宁中支货信处多次联合自治区民委对金融机构、民族贸易县业务人员开展民贸民品优惠贷款业务培训;在加班加点完成繁重日常业务的情况下,南宁中支货信处多次派人深入广西各地民贸县进行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召集民贸企业座谈以掌握融资难点,并积极开展业务指导;在深入研究历年国家政策调整的基础上,联合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民委印发了《广西民贸民品生产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有效规范和指导贴息申请工作,引导经办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民贸民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2013年7月18日,作为广西“民生金融 富民强桂”重点工程之一,南宁中支联合自治区民委创新推出“民生金融支少阳光工程”,以广西12个民族自治县、34个民族贸易县、35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工作重点,通过实施民贸民品优惠利率贷款贴息倍增计划、信贷支持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计划、创建民生金融支少示范点等系列主题活动,充分整合金融和政府部门等各方优惠政策,发挥金融对广西民族经济的服务支撑作用。同时,南宁中支与自治区民委联合印发《广西“民生金融支少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关于金融支持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指导意见》等系列纲领指导性文件,引导辖区金融机构不断盘活存量,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包括民贸民品企业在内的民族特色产业的金融扶持。2014年6月24日,广西“民生金融支少阳光工程”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首个民生金融支少示范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功创建。中国人民银行罗城支行、罗城民族局以及罗城农村信用联社签署了三方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夯实了广西“民生金融支少阳光工程”在当地的实施基础。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支持贫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近年来,一方面,南宁中支货信处通过用足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切实加大对广西贫困民族地区的倾斜,提高金融支持力度,助推贫困民族县域脱贫致富。2010—2013年,向38个贫困县(含29个石漠化县、6个规划县和3个非片区国家重点扶贫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再贷款和再贴现17.84亿元,为当地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南宁中支货信处联合自治区扶贫办、自治区财政厅等部门出台《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广西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和加大金融扶贫政策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截至2013年年末,38个贫困县贷款余额达1371.27亿元,比2010年年末增加499.31亿元,年均增速达19.09%。在金融扶贫助推下,2013年,全区贫困人口634万,比2010年减少378万人。
切合形势积极建言,成功为农合机构争取优惠政策承办资格
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支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根据国家原政策规定,随着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更名后成立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再具有民贸民品优惠利率贷款承办资格。2012年,南宁中支货信处认真调研、听取民声,积极向人民银行总行建言献策,成功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争取政策承办资格,改制后成立的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顺利纳入贷款承办机构范围,使符合条件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三成(广西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共31家,占全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34%),丰富了优惠政策的承办主体,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民族企业的信贷资金供给来源。
协调配合积极选报,“十二五”民品企业获批总数位居全国第二
2012年6月,根据《国家民委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确定“十二五”期间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南宁中支货信处紧紧把握政策契机,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民委部门,通过运用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查询、召开银政企座谈会及赴基层实地考察调研等多种途径,重点推荐广西民族优势产业、重点地区、跨所有制结构等领域且贷款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广阔的民品企业。在国家民品企业名录原则上“只替换少增加”的要求下,广西共推荐203家(175家申报,28家备选)企业向上申报,广西民品企业获批数量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获批132家,获批数仅次于新疆,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二位,较“十一五”期间增加13家,占全国新增企业数的三分之一。
如果说广西民族经济跨上了快速发展的骏马,那么南宁中支货信处则为这匹“骏马”提供了足够的“粮草”。多年来,南宁中支货信处为广西民族经济发展争取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做了大量富有实效的工作,2013年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