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 历史专题 > 壮族三月三

创新工作思路 百色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创佳绩 ——百色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

2015-04-29 00:00     来源:政策法制处     作者:政策法制处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百色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和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在全国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全市有壮、瑶、苗、彝、仡佬、回等6个少数民族,是全区少数民族人口聚集较多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区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主战场。全市12个县(区)有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506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村。2012年,全市贫困人口149.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2.6万,占全市贫困人口的88.8%。 

  “十一五”以来,百色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百色市扶贫办)在百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始终把扶贫开发的重点放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改善和提高少数民族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多次被自治区扶贫办评为“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制订扶贫开发规划,谋划少数民族聚居区扶贫体制创新

  作为专做扶贫工作的部门,百色市扶贫办为少数民族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脱贫致富的发展规划后,即开始了新一轮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扶贫攻坚工作。在新一轮扶贫攻坚阶段,经过争取,百色市12个县(区)全部被纳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范围,实现“9+3”全覆盖。在制订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实施规划、农村“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规划时,将少数民族聚居区列为扶贫规划的重点。在实施各类扶贫项目时,重点向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倾斜。这为新一轮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扶贫攻坚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百色市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全面落实责任、权利、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继续抓好“大扶贫”,同时让“小扶贫”点上开花:全面推进贫困村道路、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发展柑橘、火龙果、中药材、特色养殖和乡村旅游等产业;继续实施好国家“雨露计划”和教育扶贫工程,办好“巾帼励志班”“百川励志班”“男儿自强班”“506扶贫助学班”等特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的能力。

  实施“整村推进”扶贫,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自百色市第一次扶贫攻坚取得较好成绩以来,在百色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百色市扶贫办又启动了新一轮扶贫攻坚战项目。两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扶贫项目扶持资金97674.64万元,完成少数民族聚居区屯级路556条1676公里建设和3345处人畜饮水项目。2013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253.86万元实施少数民族聚居区屯级道路339条625公里建设,目前完成进度达90%以上,项目覆盖10.1万人。多年来,百色市扶贫办一直把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村作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通过落实帮扶责任、整合资金投入、改善民族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措施,打造了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屯,在地处大石山区的凌云瑶乡、边远山区的隆林彝寨、边境地区的红瑶人家,都有扶贫部门项目实施的成果体现,全市各地扶贫工作普遍取得预期效果。

  实施产业化扶贫,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开始以来,百色市先后共投入13320.80万元财政产业扶贫资金,各县(区)严格按照产业扶贫规划实施项目,百色市扶贫办重点做好组织项目评审,确保扶贫产业覆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村。目前,发展种植5万亩,低产改造11万亩。百色市完成广州对口帮扶的12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任务,与广州市的扶贫协作向产业合作转变,社会扶贫领域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完成扶贫培训5.3万人;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000万元,实施一批水、电、路项目,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13年,减贫2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5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5418元,增长13.5%,分别高于全区1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实施“雨露计划”,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稳定

  自2011年以来,结合国家“雨露计划”和国家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大力推进少数民族的贫困家庭大学本科生和贫困地区新增“两后生”就读中高职学历教育资助工作,同时,在创办“百川励志班”“巾帼励志班”“男儿自强班”“506扶贫助学班”等特色职业教育中,注重吸收少数民族的贫困家庭子女,使他们有机会提高综合素质,掌握劳动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全市完成扶贫干部培训、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13.4万人。

  开展“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大会战,推进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

  进入新一轮“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以来,百色市“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办公室设在百色市扶贫办。大家充分发挥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寻找更加科学的扶贫路子,推进边境地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同时,争取国务院扶贫办、自治区扶贫办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制约边境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争取,国务院扶贫办把那坡县的弄平屯和靖西县的额外屯两个边境村屯作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的“点中点”进行重点规划、倾斜支持。到目前为止,完成2011—2012年“兴边富民”项目17442个,下达资金61733.50万元,涉及交通、饮水、危房改造、沼气、教育、卫生等项目,受益人口涉及412个村1404个自然屯16.4万人。

  多年来,百色市扶贫办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群众的扶贫开发工作虽取得了较大成绩,扶贫攻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现象还比较突出,贫困人口多,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滞后,扶贫开发仍然是百色市扶贫办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新任务,面对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新问题,百色市扶贫办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加大扶贫力度,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谱民族团结之曲,共创民族团结之荣。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全网最大的彩票娱乐平台 澳門賭場 十大彩票游戏平台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澳门网上真人赌场 济南市科技局 玉树藏族自治州林业局 怀化市林业局 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池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