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央龙村是一个集“高、远、穷”为一体的纯苗族聚居的民族村、国家级贫困村。苗族的乡亲们世世代代都是“靠山吃饭”。央龙村虽然有很好的种茶条件,可是在几个比较贫困的屯,由于茶苗的成本问题,种茶户并不多,乡亲们还生活在贫困之中。近年来,足别瑶族苗族乡党委、政府根据央龙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项目帮扶,科学引导、合理规划,实施“绿茶希望工程”,希望扩大整个村的茶叶种植规模,将绿茶种植覆盖全村,帮助苗族群众种茶致富。现在央龙村茶产业发展已粗具规模,乡党委、政府已把央龙茶叶基地建设成为促农增收示范基地,茶叶已成为央龙村苗族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
加强自身建设,促苗族群众脱贫致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使“高、远、穷”的央龙村能脱贫并走上致富路,领导是关键。央龙村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央龙村村委会)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积极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始终把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全村良好民族关系的形成做出了贡献。村两委也在加强民族团结的实践中,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加强民族团结,是解决民族矛盾和民族纠纷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关系到全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村两委在工作中做到坚持执行政务、财务公开,定期向村民公布账目,接受群众监督;坚持从村民利益出发,凡事以村民是否赞同和拥护为前提;坚持开展党员责任区,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村干部带头学习农村实用技术等知识,使村干部成为懂市场、善管理的致富带头人。
坚持走群众路线,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村两委从树立为群众服务的观念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难点问题做起,从群众满意的实事好事做起,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关系。利用出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在全村范围内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村文化组织阵地为载体,举办多种活动,进一步营造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
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苗乡经济发展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村两委充分认识到,没有一个适合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富民兴村就是空话。因此,村两委经过广泛座谈,讨论确定了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为主线,采取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路子,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为突破口,使全村逐渐走上富裕路。而由于群众缺乏种植经验,资金薄弱,种茶伊始,即面临重重困难。
2007年,足别瑶族苗族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央龙村种植茶叶的时候,因为对种植茶叶了解较少,群众都持观望态度。当时,村里的黄志东、马开发、张国忠等3名苗族党员站了出来,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成为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在央龙屯种了80亩茶叶。由于土质、气候等有利条件,加上科学管护,茶树长势很好。第二年,杨学军等一批党员也相继加入茶叶种植队伍中来。他们的加入,带动了一大批早已跃跃欲试的群众,大家纷纷种起了茶叶。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央龙村已发展茶农100多户,种植茶叶面积近3000亩,群众从茶叶中受益的户均收入达1.2万元以上。
央龙村土质肥沃,海拔1200米以上,每年出现雾水的时间超过300天,昼夜温差大,植被条件较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发展有机茶的理想之地。央龙村这一优越的条件引来了一只“金凤凰”。2010年,根据多次的实地考察,广西西林九龙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决定落户央龙村。该公司从茶园管护开始做起,通过科学指导、提供有机肥料、进行茶农技术培训等,提高茶原叶品质,从而提升茶叶价值。如今,央龙村茶叶基地产、供、销、加工体系已经形成。“茶原叶的品质好,我们就能生产出高品质的茶叶,就能卖到更好的价格,我们的收购价格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公司负责人说。茶园引来的这只“金凤凰”,带动了央龙村经济的发展,使央龙村村民踏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央龙村靠种植茶树致富,盖起了一座座漂亮宽敞的“茶叶楼”。像这样的“茶叶楼”,全村就有40多座。茶叶种植大户、共产党员马开发说,自从种上了茶叶,他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每天忙于接待到访的人士,如今采茶都是雇请工人来帮忙。除了工人工资等开支,他的年收入达到了3万—4万元。如今,听说公司要引进新的茶品种,他正准备再扩建自己的茶园,计划再种植面积约100亩的新茶。在央龙屯,一位姓熊的小伙子在2009年外出务工,当时父母也在自家的责任山上种了30多亩茶叶。几年后,他发现父母在家采茶的收入比自己外出务工的收入还高,于是,他和妻子放弃外出务工,回家种茶。像他这种情况,村里还有10多对,都是从外地回村种茶的。
央龙村这个清一色的苗族村屯,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山绿起来了,路宽起来了,村屯亮起来了。这些都要归功于央龙村村委会坚持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央龙村也因此成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运用国家民族政策,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发展当地特色经济,从而走上脱贫快富之路的典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