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 > 历史专题 > 壮族三月三

构建和谐作登 开创瑶乡工作新局面 ——田东县作登瑶族乡人民政府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

2015-04-29 00:00     来源:政策法制处     作者:政策法制处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作登瑶族乡位于革命老区田东县的南部大石山区,距田东县城23公里。全乡有21个村委会213个自然屯308个村民小组。作登瑶族乡成立于1984年12月,是田东县唯一的民族乡,居住着壮、瑶、汉、侗、仫佬等5个民族,约有3.81万人,其中瑶族约有1.18万人。建乡30年来,作登瑶族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作登乡政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政府形象,着力解决各族群众的实际困难,推动各项事业持续发展,民族工作连创佳绩。1998年被国家民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002年荣获“百色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被评为“全区民政工作先进乡”;2005年和2013年两次荣膺“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3年荣获“百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抓好民生工程,惠及万千民众

  民生工作是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改变瑶乡的穷山旧貌,作登乡政府坚持服务为先、民生为重的理念,切实解决群众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综合开发,全乡旧貌换新颜,群众收入逐年增长,从而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受益最多、成效最显著的当属陇穷村。陇穷村地处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是典型的“九分石头一分土”,为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四级党委书记挂点开展扶贫攻坚的联系村。特别是2008年10月和2011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吴邦国同志两次亲临视察瑶寨陇穷村后,陇穷村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2011年,陇穷村被评为百色市首届“十大美丽乡村”。陇穷村由田东县95个贫困村之一,一跃嬗变成为先进村,它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即是全乡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作登乡政府及全乡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乡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大幅改善。截至2014年上半年,建成登高、大板2个水厂,修建水利渠道14.16公里(其中三面光硬化渠道6.35公里),修建饮水工程52处、家庭水柜2485座、地头水柜568座,改善18个村1.79万人的饮水难问题;全乡221个自然屯全部通电,其中183个自然屯完成电网升级改造,改造率达83%;新修和改扩建村级公路289.30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乡221个自然屯中已修通沥青路7条、水泥路86条、沙石(泥土)路79条,群众出行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全乡建成移动基站10个,移动信号覆盖率90%;发放3000多套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建成乡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21个,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建有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村完小9所、高小点2所、村初小点10所;实施农村卫生改厕2609个;修建沼气池3518座,沼气池入户率41%;改造茅草房251户、危房2221户;建设林业基地约10万亩,石山区石漠化治理17万亩,农田改良2589亩;建成龙须河防洪治理河段,全长1818米,途经登高村高怀、那旺、高寨3个自然屯,主要新建防洪堤、护岸3469米,给当地及上下游群众带来长久的防洪、灌溉、保土等长期生态效益,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此外,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及中铝广西分公司的关心和帮扶下,陇外、更二紧急避险易地安置点于2014年7月成功建成。从此,陇外、更二58户210人告别行路难、上学难、饮水难的深山,入住交通便利的龙须河边,开启了美好的新生活。

  在基本实现屯屯通水、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目标的同时,作登瑶族乡抓好民族特色产业综合开发,“万亩经济林”示范带逐步形成,登高菠萝村、摩天岭挖掘机村等“一村一品”优势突出,林下养鸡、圈养山羊和猫豆、火龙果种植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每年组织劳务输出1.26万人,劳务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0%,成为群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19773万元,比2009年5695万元增长了24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53万元,比2009年14469万元增长23%;财政收入836万元,比2009年525万元增长了59%;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816元,比2009年的1626元增加了3190元,增长了196%。教育、卫生、医疗、民政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瑶乡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夯实民族工作,各族团结和睦

  作登乡政府以团结互助为切入点,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致力于民族工作,成效斐然。一是不断加强民族政策落实和民族知识教育,尤其是注重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始终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自1984年建立瑶族乡以来,乡长一直由瑶族公民担任,各部门技术业务骨干中均有瑶族。县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中,也有相应的少数民族名额。目前,全乡机关中瑶族干部12人,占机关干部总数的39%,其中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6人。瑶族干部与其他民族干部和谐共事,各族群众和谐共荣。二是着力加大对相对贫困的瑶族群众的帮扶力度。通过重点帮扶使瑶族聚集地区的基础设施及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变,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建立起水乳交融的感情,民族团结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乡已有2252对不同民族的男女喜结连理。民族通婚也越来越多,形成壮、瑶、汉等各民族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抓好文化传承,增进民族交流

  作登瑶族乡的瑶族文化内涵丰富,歌舞艺术表现美妙独特,文化价值深远淳厚。虽然经历时代变迁,但至今仍传承着一批以瑶族金锣舞、达努节、唢呐、山歌等为代表的文化精品。瑶族金锣舞,于1985年被国家艺术科学规划科研重点项目组列为开发项目;1992年,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2006年,参加百色市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表演项目二等奖;2010年,瑶族金锣舞和瑶族唢呐艺术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作登瑶族乡瑶族文艺队演出的《金锣舞》荣获全国瑶族歌舞比赛银奖。金锣舞已成为田东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游艺活动项目。历届政府班子高度重视瑶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一直着力打造金锣舞、金唢呐和金瑶歌“三金”挖掘保护工作。为了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作登瑶族乡在全乡中小学开设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课程,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梅林小学把金锣舞、金唢呐和金瑶歌等瑶乡“三金”艺术引进校园,卓有成效。梅林小学特色表演艺术队经常参与田东县内外各种重大活动的表演。2013年8月,参加广西首届青少年琴棋书画才艺大赛百色分赛区民族器乐决赛获二等奖。每年春节,全乡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三金”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在陇穷、陇桃等民族村屯建立了“民族之家”,有效推进了民族工作进校园、进村屯,逐步形成了乡、村、屯齐抓共管的网格化工作格局。通过挖掘、保护瑶族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增进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交流,增进民族间的友谊,使各民族其乐融融。

  如今,作登瑶族乡仍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以构建和谐作登为目标,以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任务,抓学习、求团结,树典型、结对子,保稳定、促和谐,各民族互助互爱蔚然成风。大家互相帮扶,亲如一家,共谱民族团结进步之曲,共唱民族团结进步之歌,使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澳門太陽城 十大赌博正规平台 全球网络赌博平台 十大正规赌博平台大全 澳博app注册网站网址 宝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芜湖市科技局 吕梁市科技局 福建省水利厅 保定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