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西边防部队开展民警任村干部之时,百色市边防支队龙邦边防派出所正在研究部署准备实施,黄建锋负责的辖区护龙村村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与该村村委会联名上书龙邦镇政府,要求政府下文任命黄建锋为护龙村主任助理。当询问群众这样做的理由时,群众只简单地回答了一句话:“这些年来他为我们做了许多实事,让他当我们的村干部,我们信得过他。”
黄建锋,男,壮族,1982年生,中共党员,2004年6月入伍,现任百色市边防支队壬庄边防派出所副所长、责任区警长,武警上尉警衔。入伍八年来,他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把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维护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因为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当选全国、广西“最美青工”,被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爱民固边先进个人”,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自治区公安厅评为“全区优秀人民警察”和“爱民固边群众工作先进个人”,被共青团广西区委评为“青年岗位能手”,被广西边防总队评为“优秀责任区警官”,当选广西首届“青少年榜样”、广西边防总队第六届“十大边防卫士”、“‘感动百色’十大政法先锋”。
维护民族团结的“带头人”
百色市边境辖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黄建锋在那里既担任派出所领导,又兼任村干部。自担任民警村干部以来,他始终坚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敢担重任,当好带头人,努力提高各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在实践中特别注意把民族政策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当中,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各种重大节日期间,或在干部群众遇到困难时,他都能热情主动地进行慰问,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同时,作为壬庄护龙村小学法制副校长,黄建锋经常组织广大师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知识,并利用“四五”普法和村党支部学习会的机会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使各民族干部职工深刻了解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思想。多年来,黄建锋负责的辖区没有一个人参与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和有违祖国安全、稳定的事情,始终保持了高度的团结。
针对辖区地处偏远,生产和观念落后的情况,黄建锋不顾路途遥远,几乎每周都深入群众家中,走村串户,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富民政策。几年来,他先后组织村两委学习80余场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0余次,发放宣传单6000余张。
民族群众信赖爱戴的“自家人”
黄建锋心里时刻想着群众、装着群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帮助困难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目标。针对边境少数民族村屯留守儿童多,长期与父母分开,缺少亲情关爱的实际情况,他推出“网络视频会亲”服务,用自己的电脑让辖区留守儿童与身处异乡的亲人见上面、说上话。每年越是临近春节,壬庄边防派出所的电话越是繁忙,因为黄建锋为留守儿童推出“网络视频会亲”服务一经传开,辖区众多在外务工的群众纷纷打电话到派出所咨询,预约提供服务,身处异乡的他们想以此方式在佳节期间与亲人见上面、说说话。2013年春节期间,黄建锋就为70多名留守儿童提供了“网络视频会亲”服务。
2013年1月12日,黄建锋正带领官兵在辖区其龙村附近的一处边境便道巡逻,得知村里的五保户黄干伟老人病重,他立即前往看望。当时,老人因为气温骤降哮喘病加重,呼吸困难,他立即背起老人赶往10多公里外的镇卫生院抢救,直到老人病情好转且无大碍之后才把老人安全送回家,并买了药品给老人服用。病愈的黄干伟老人握着黄建锋的手说:“多亏有了你这位‘兵儿子’出手相救,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早就散架了。”从那以后,黄干伟老人成了黄建锋义务照顾的对象。另外,他主动担负起了辖区5名孤寡老人的照顾义务,并与3名困难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对这些孤寡老人和困难儿童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辖区治安稳定的“守护者”
社会治安稳定是民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责任区民警工作的重中之重。黄建锋深知这一点。他把派出所辖区当成自己的“责任田”,加强打击防范。2013年3月初,他受命办理一起盗割通信电缆案。经多方走访排查,相邻壬庄乡的黄某、梁某、杨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为了不打草惊蛇,他部署群众力量悄悄进入嫌疑人所在的村屯当“卧底”。两天后,一个以黄某为首的盗窃团伙浮出水面,他们分工明确:黄某、梁某负责盗窃和藏匿,杨某负责销赃。经查,这三人还是登记在册的吸毒分子。为彻底摧毁这一盗窃团伙,黄建锋继续部署群众力量秘密跟踪,同时组织警力到辖区电缆布设密集、容易被盗的重点区域设伏。3月16日凌晨,正当黄某等人实施盗窃时,黄建锋和战友一举将黄某和另外两名同伙抓获,追回了大量被盗电缆,为通信部门挽回经济损失30多万元。以此为突破口,这个盗窃团伙之前做过的8起案件也随之告破。
为了方便与群众沟通,他苦练当地方言,主动用方言与群众交流,这也成为他拉近警民距离的有效方法。因为走访多了,彼此也就熟悉了,群众都把他当作“跟的娄”(壮族方言,意为“自家人”),有什么情况都乐意向他报告。2012年9月7日,辖区一名群众向他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附近岳圩镇岳圩街一名姓黄的男子来到龙邦打听买家,想卖掉一支冲锋枪。他立即弄清情况,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当晚,靖西县边防大队根据线索,在岳圩街将私藏枪支的可疑男子黄某抓获,查缴56式军用冲锋枪1支、子弹18发。
近两年来,他先后组织和参与侦办各类案件90多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0多名,查获非法入境外国人840人次,查获涉嫌走私的物品420吨案值1500万元……经办的案件零复议、零上访、零反复。
助民发展致富的“引路人”
黄建锋从不说豪迈激昂的誓言,从不追求义薄云天的壮举,只有默默播撒的爱心和真情。2011年,担任其龙“爱民固边”模范村民警村干部期间,黄建锋了解到其龙村野猪养殖场资金匮乏且缺乏饲养技术,野猪生病较多,销路不畅。为此,他积极和驻地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后为养猪场争取到35万元的扶贫款,为野猪养殖场的正常运转和扩大规模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今,其龙村野猪养殖场已走上正轨,每年有5万多元的净利润。
2014年5月,百色电视台专门采访了其龙村养猪场,养猪场负责人李恒要这样对记者说道:“没有黄建锋同志的帮助,养猪场绝不会有今天。”
2012年,其龙村村民李泽塔从外县引进了金银花种植。因为金银花的大规模种植在龙邦镇乃至靖西县都是第一次,因此资金、技术都严重缺乏。黄建锋了解情况后,通过上网收集各类种植资料,并自筹资金为李泽塔购买金银花种植教学视频等资料,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反映,最终为金银花种植争取到40多万元的资金。截至2014年5月,其龙村金银花种植已粗具规模。为解决技术问题,黄建锋还联合多部门筹办了30多期科技种养培训班,不定期地为广大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受训群众2000多人次。同时,还创建了“爱民固边”市场,许多村民在自家门口做起了生意,每个圩日的交易量均达到12万余元。
目前,全村400多户村民集体总收入超过了8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500多元,先后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被公安部评为“十佳‘爱民固边’模范村”,成为靖西县乃至广西边境地区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
如今的其龙村已成为靖西当地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安宁村和致富村,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而黄建锋也赢得了村民“平安卫士”“致富引路人”的美誉。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