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像他那铿锵的名字,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爱心和热情毫不吝惜地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工作以及八渡路桥沿线的民族群众。
他,就是付献国。自2011年担任南宁铁路局百色工务段八渡路桥车间党支部书记以来,他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抓好路地联防工作,维护民族安定团结,与当地布依族群众建立了深厚情谊,为民族团结进步及铁路运输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布依同胞的生命安全
八渡路桥车间的同事永远忘不了那个时间——2013年4月11日晚上7点30分。那时,车间里的布依族职工黄贵成在交接班时突发疾病,昏迷倒地,情况十分危急。接到消息后,付献国即刻从车间所在地贵州省册亨县八渡镇沿铁路跑步赶往3公里外的事发地——南盘江特大桥北端危石看守点。他知道,时间就是生命。为了赢得时间,他在途中一边跑,一边打手机,上气不接下气地布置营救工作,要求医院尽最大努力,全力确保布依同胞的生命,安排车间干部立即分头联系渡船和三轮车。
晚上8点,当他赶到看守点时,黄贵成脸色苍白,全身抽搐,已说不出话来。该看守点地处广西和贵州交界处,交通不便,距离这里最近的盘山公路也有2公里。付献国什么也顾不上,背起黄贵成就沿铁路往回走,到最近的公路时,搭乘三轮车赶往八渡镇卫生所。卫生所条件简陋,经简单处理后,付献国和同事们又将病人紧急送往最近的广西田林县旧州镇医院。其间使用了三轮车、渡船等交通工具,还采用了人抬肩扛等方式,如何快就如何做,为的是争分夺秒,晚上11点左右终于抵达旧州镇医院。医院的医疗条件还是非常有限,于是又连夜用救护车将病人送往田林……到田林县人民医院时,已是次日凌晨2点多。他嘱托医生全力救治,并垫付了押金,还和同事们整夜守候。经医生全力抢救,早上6点多,黄贵成渐渐醒来,脱离了生命危险。约7点,当黄贵成的妻子赶到医院,看到丈夫脱险,再看到守护病人已一夜未合眼累得瘫坐在病床前的付献国时,再也抑制不住感激之情,泪水滚滚,紧紧握着付献国的手说:“真是太感谢了,你们铁路对我们一家恩重如山!”
经过几天的治疗,黄贵成康复出院。而这样的事对付献国来说,并非个案。他一贯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经常协调解决当地布依族群众的实际困难,受到布依同胞的信赖,在当地享有较高声望。无论对职工兄弟也好,对民族群众也罢,付献国的举动都有一种民族的爱在里面,体现了他与民族兄弟的深厚情谊。
为了布依族职工的切身利益
付献国所在的八渡路桥车间共聘请了当地村民12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52%,其中多为布依族村民。做好他们的工作,不仅事关铁路安全,还事关民族团结大局。“身为侗家人,我更能切身地感受到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凡事总要从大局出发。”付献国总是这样要求自己。他重视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尊重当地民族风情和习俗,关爱布依族兄弟,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每年的三月三,是册亨县丫他镇板其村一年一度最重大的节日。2013年4月12日,板其工区8位布依族职工强烈要求回家过节,一旦批准,将影响安全生产,工长急得团团转。得知情况后,付献国立即赶往工区,一下火车就逐一找布依同胞谈心,耐心地与他们分析尊重民族习俗与维护铁路安全的关系,强调坚守岗位不仅仅是铁路安全的需要,也是他们自己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同时,付献国还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主动留在工区和大家共同作业,及时消除了他们的抵触情绪,做到了他常说的“若要别人干好,你必须先干好”的要求。
道理一说,行动一出,知大体、识大局的布依族职工们都打消了回家过节的念头,毫无怨言地坚守在了岗位上。
几年来,在付献国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布依族职工们对工作都尽心尽力,思想情绪稳定,家庭和睦幸福。
为了民族团结进步大业
八渡路桥车间所在地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与当地建立良好关系,付献国利用周末休班时间,深入沿线村寨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铁路安全知识,宣传维护南昆铁路安全对当地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平时不管红、白喜事,他总是主动到当地村民家中帮忙。他也特别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人文历史,对各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如传统节日的渊源等,都能说个前因后果。如三月三,他能哼上几句山歌:“桃李花开三月三,啸声吹暖碧云涵;女寻男去男寻女,一曲蛮歌意态憨。”也能以赞叹的口吻告诉你布依族富有特色的祭祀:“‘闻道旱年群祷雨,屠牛人上后山头。’食牛肉后,天即下雨……”
八渡镇中心小学有300多名师生每周五、周日要乘坐铁路通勤慢车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而慢车到达八渡站的时间经常不准点,为让师生坐上通勤车,付献国主动联系车站,了解列车到站时间,并及时与学校联系,确保师生按时上下车。三年多来,付献国坚持到学校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教育;每年儿童节期间,组织车间职工捐款捐物,购买学习、体育用具慰问师生,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热爱铁路,自觉维护好铁路安全。
由于爱路护路宣传教育富有成效,由于与当地民族群众的关系似铁轨般紧紧相连、紧密无间,由于经常性地对当地小学生开展爱路护路教育,付献国车间管辖的60多公里线路无器材被盗、无列车刮碰人员等事故发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铁路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正如付献国所言:要使线路畅通无阻,首先要搭好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