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侗家儿女,她将自己全部的热忱投入到建设家乡的事业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始终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将工作融入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她,就是龙胜各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王书琼。
身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干部,多年来,王书琼一直将“明白做人,实在做事”作为准则,严于律己,将“群众满不满意、得不得益”当作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尺,以多年的工作实践,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她曾先后被评为2011年“龙胜各族自治县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桂林市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龙胜各族自治县‘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桂林市三八红旗手”“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2013年“桂林市交通运输局先进工作者”“春运工作先进工作者”“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爱岗敬业,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在其位而谋其政,政通则人和。王书琼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能以出色的工作成绩表达她对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怀。
1999—2003年,王书琼先后担任伟江乡副乡长、乡长等职。伟江是一个苗族聚居之乡,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为准确把握乡里农村的基本情况,她带领干部职工扛被子、挑米袋,到南山脚下的甘甲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共同探讨发展种养项目,寻找致富之路。经过长期地深入村屯、调查分析,她因地制宜地提出“两园一基地”的产业扶贫开发模式,建立万亩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种植园和厚朴药材生产基地。为引导群众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扶贫项目开发,她走村串户发动群众种植以辣椒、南山萝卜、西红柿为主的反季节蔬菜,并向群众承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全乡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大增。
为提高生产效率,借力科技兴农,王书琼还多次带领村干部和种植能手走出山门,到恭城等地学习月柿生产、管理、加工和销售,同时引进技术人员驻乡指导农民进行生产;邀请桂林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农艺师对全乡南山梨进行低产改造授课,使已成颓势的月柿、南山梨恢复生产;争取上级扶贫资金,扩种厚朴药材面积。通过她的努力和群众的配合,伟江乡“两园一基地”产业化格局形成,全乡拥有厚朴药材生产基地4万多亩。本是桂林市最穷的乡一跃成为全市最有发展潜力的乡,部分农户年收入达10万元。全村178户农户拥有了2.5万亩药材林地,户均138亩,群众高兴地说:“我们家家都有一个‘绿色银行’。”
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王书琼也努力为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农产品销售环境。不仅先后争取到桂林市、自治区政府将伟江乡定位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政策支持,她还多次携带农产品参加全国性的展销会,对当地农产品进行广泛宣传;组建南山梨保鲜库,加强农产品贮藏保鲜,对农产品进行包装上市,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在王书琼的带领下,伟江乡的农业种植结构成为全县高山半高山农业结构调整的典范。其他民生工程,如水利电业项目的成功引进为当地政府培植了新税源,实现村村通公路使群众出行难问题有重大改观,教育、通信等软硬件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这些都为伟江乡今后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4年,王书琼调任龙胜各族自治县扶贫办主任。她带领贫困农户实施产业开发、公路建设,带领全办同志在全区扶贫系统中先行示范实施“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扶贫开发示范项目,到户扶贫贴息贷款示范项目,县为单位、整合资金、连片开发示范项目,中央科技扶贫项目,互动金试点项目等,所有示范项目建设都取得了较大成功,不但为贫困村争取了上亿元的扶持资金,使当地群众受到惠泽,同时试点项目均向全区推广。自2006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中非、东盟等国际扶贫官员研讨会连续三年到龙胜参观,自治区、桂林市扶贫工作现场会多次在龙胜举办,和平乡大寨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评价并向全国推行。
克己奉公,践行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010年10月,王书琼任龙胜各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在她的精心组织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下,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公路建设、路政管理、勘察设计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不俗的成绩。全局多次连续被评为桂林市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单位”,县级“岗责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项目主管先进单位”。2011年被评为“龙胜各族自治县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2013年年初,为解决长期以来自治县农村交通落后困局,尽快形成贯通城乡的交通运输体系,龙胜各族自治县举全县之力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大会战,计划到2015年年底实现全县村村通水泥(沥青)公路。大会战由自治县领导牵头,交通部门主要负责施行管理。王书琼作为交通运输局的主要领导,勇担使命,为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多次千里往返自治区相关厅局已成常态;为有效管理项目工程,上山下乡深入工地风雨兼程;为推进工程顺利实施,积极与发改、国土、建设、安监、审计、环卫等部门联动对接,形成合力;为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征地拆迁问题,多次到群众家中向他们仔细阐释相关政策,不厌其烦。如今,2013年计划建设的33条县乡联网公路、景区公路和通村水泥(沥青)公路,到目前已经完成总投资2.02亿元,其中有20条166.2公里公路建成竣工并交付使用。县城至三门、乐江、平等的县乡联网公路明显改善。2013年12月,地灵、宝赠、西腰、潘内、龙家、硬州、寨枕等31个村委实现通水泥路,惠及群众7万多人。
乐于助人,一腔热血温暖百姓民心
王书琼除了在工作上尽责尽职,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将民族团结互助精神落到实处。她曾为伟江乡里木村江口组蒙来发重病的孙女筹措治病钱,使该女孩得到桂林市南溪山医院免费救助;为甘甲村代文秀治疗残疾的手,向外筹集到2500元,使该女孩能在桂林市南溪山医院就医并康复回校上课;为布弄村36户农户向外争取资金4000元围墙种菜100亩;为伟江乡203户沼气建设户多渠道争取到资金2万元,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相关企业捐款100余万元帮助20名贫困教师渡过生活难关,使45名孤儿三年的生活得到救助……
2013年,在工作上不断进取的王书琼被评为“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面对荣誉她却说,成绩属于过去,功劳归于党和人民,作为民族地区本土的党员干部,为家乡建设出力、维护民族团结是自己应有的价值选择和责任担当。
2014年,在上级的领导下,王书琼将带领全局工作人员继续投身农村公路建设大会战中,力争年底全县95%以上建制村通水泥公路。通村水泥公路的建成,必将极大地促进龙胜各族自治县农村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一条条美丽的乡村水泥公路贯通南北,连接内外,推进全县各民族同胞互通有无,密切彼此间的联系。它们就像牵系着全县五个民族大家庭的纽带,将民族团结共荣事业传递得更加辽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