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民族政策的拥护者、培养者、传播者、监督者和组织者
——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有3个民族乡。县内居住着侗、苗、瑶、壮、汉等5个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7%。长期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以下简称三江县民族局)在各级民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方针政策,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经济繁荣发展作为抓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到为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改善民生的目标上来,全县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良好局面,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抓好示点创建工作,当好民族团结的“拥护者”
三江县民族局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深入基层开展以“团结促和谐,进步促发展”为目标的民族工作,通过开展民族团结示范点创建活动,加大对民族地区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08年以来,先后投入了100多万元用于民族团结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成功打造了林溪乡冠小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冠小屯聚居着134户565名侗族同胞,民风淳朴,村容整洁,民族风情浓郁。三江县民族局全力打造侗族百家宴民族风情接待点,强力推进冠小“百家宴”品牌并以此为载体,促进了冠洞村旅游业的发展。借助百家宴平台,冠小屯有500多人从事旅游业,12家农家旅馆已全部开业迎客。现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达1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700多元。冠小屯已经成为全县重要旅游景点之一,百家宴也成为冠小屯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已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冠小“百家宴”正以她团结、热情、极具侗族风情的独特韵味吸引着越来越多不同地域的各民族兄弟姐妹,而三江县民族局也通过侗族百家宴民族风情接待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大力宣传民族文化和党的民族政策,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社会舆论环境,有力推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增强了各民族的团结。
抓好“亲情边界”活动,当好民族情怀的“培养者”
三江县民族局以“在成效中彰显亮点”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亲情边界”为抓手,做好桂、黔两个相邻省区交界村屯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屯的创建工作,使三省坡脚下各族群众情深似海,共谱民族兄弟情谊之歌。
登晒屯是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贵州省黎平县龙额乡两地群众杂居的村寨,有广西籍21户110人(寨里的广西籍村民归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管辖,贵州籍村民归黎平县龙额乡管辖)。多年来,通过开展“亲情边界”活动,登晒屯广西村民与贵州群众相互团结、相互帮助、和谐相处,双方用民族节日、民间习俗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村民们一起生产生活,同建一所学校,同修一条公路,同盖一座鼓楼,同用一家电(用广西电网),村寨内桂、黔两地农户和睦相处,携手共创和谐家园,共同享受民族团结带来的安康生活。1997年,广西富禄苗族乡和贵州龙额乡都把村级公路开到了登晒屯,两省区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春风雨露。几十年来,登晒屯未发生一起治安和上访案件,村民没有因利益而发生冲突,没有因山场纠纷而产生矛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大家庭的典范以及跨省区交界村屯民族团结的优秀代表,素有“贵广两地一家亲”之美誉。
在海拔1300多米的三省坡脚下,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独峒乡、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和贵州黎平县的各族群众唇齿相依,侗、苗、瑶、壮、汉等各族同胞和睦互助、团结共荣。独峒乡的市场呈现出三省区融汇的特色,这里形成了三省区最大的肉牛集散地,每年的交易量突破数万头,有“牛市金三角”之称。三省区还同时修建村际、乡际、省际公路,突破“三省坡”的阻隔。2009年,三省区又开始联合申报“湘黔桂三省坡侗族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拓宽培育民族团结进步携手共建的渠道,进一步密切了各族群众的交流与联谊。
抓好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当好民族政策的“传播者”
在新的形势面前,三江县民族局始终把宣传民族团结进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落实。通过广泛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等宣传教育活动,不仅做好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等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还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各种民族节庆活动,以举办山歌会、文艺晚会、侗戏表演、讲款(款,侗族的民族法典)、月也(侗族社交习俗,意为集体游乡做客)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利用三江电视台、电台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2010年4月以来,在三江电视台开办《侗语新闻》栏目,用民族语言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使全县各级干部以及各单位、各乡镇村屯群众主动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二是利用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每年在良口坡会、富禄的三月三、同乐的四月八、县城的“五四”青年节、高基瑶年等节庆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三是为弘扬民族文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充分利用三江风雨桥芦笙队、独峒风情表演队、三江鼓楼芦笙队、三江民间侗族大歌队、河东社区居委会等表演队,深入乡村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资料。四是利用党校、会议对各乡镇、各单位干部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宣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与会代训的方式,提高了全县民族工作的透明度,人人成为民族政策的“传播者”“播种机”,增强了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稳定、发展、进步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促进了民族团结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抓好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当好民族舆情的“监督者”
三江县民族局做到明确责任,强化信息沟通工作,充分发挥“三支队伍”作用,巩固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县里成立“三支队伍”,乡镇成立15个信息沟通工作站,村屯成立167个信息联络点,落实专门的联络员535人。实行巡寨员制度,并落实专人负责值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凡涉及民族关系、民族工作的重大、紧急情况或事项,均在第一时间上报各级党委、政府,确保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当前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包括城镇化步伐加快、流动人员增加、不同民族人口涌入,给民族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为此,三江县民族局投入8万元为县城河东社区新建了面积有80多平方米的“民族之家”活动场所,并配备办公设备,及时掌握了解县城内各民族关系的基本动态和基层民族工作情况,围绕“平等、团结、进步、和谐”的主题,为三江民族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服务。
筹办三江侗族自治县60周年大庆,当好民族庆典的“组织者”
在2012年筹备三江侗族自治县60周年大庆期间,三江县民族局根据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积极主动争取领导的重视,成立了县庆办,拟订县庆总体方案,选定县庆项目上报并积极主动衔接,把县庆活动谋划在前、筹备在前,把2012年三江侗族自治县60周年县庆办成了一个团结鼓劲、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通过举办县庆活动,宣传了三江侗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巨大成就,总结了自治县发展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展示了自治县60年来的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成果。
长期以来,三江县民族局为促进三江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一直承担着民族政策的拥护者、培养者、传播者、监督者和组织者的责任。发展和巩固了各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了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稳定。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