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除春节之外的又一个盛大节日,尤以广西壮族为代表。2014年,广西“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国特色再次引起世界惊叹。因地制宜、丰富多彩、淳朴自发、自得其乐的“三月三”活动也将广西壮族及中华民族的历史轨迹、传统文明、当代风貌展现在了当今国际的大舞台上。
今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广西各族群众穿着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男儿潇洒俊朗,女儿飘逸清爽,厚重淳朴、赏心悦目……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各级领导则“应天时,顺民意”,继续坚持中央的“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群众的愿望就是工作的方向”的“民本”思想,依然遵从民意,引导扶持、牵头组织了市区县乡村、民族各学校等“三月三”大型系列活动点有360多个。初步统计,包括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群众、台湾同胞、外国游客和国内外友人等参与、观看、关注人数高达2800万人,十大网络合法赌博网站排行有2700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三月三”,占广西总人口的一半还多。这是人类区域活动史上的最高纪录,这是规模特别宏大、颇具东方色彩、展现中华文化的“奥林匹克”,这是中华民族的国际新名片。
一、简忆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最早称“上巳节”。古时,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时定为节日。魏晋之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一直沿袭,现在则形成了集祭拜祖先、民族和谐、内外交流、沟通理念、文体商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性盛大节日。民间也称“小清明”。东晋永和九年的“上巳节”,王羲之等40多人就曾聚会于兰亭“曲水流觞”欢饮作诗,因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而传为美谈。
“三月三”活动可上溯到伏羲氏。其意义在于感恩伏羲和他一母同胞的妹妹女娲抟土造人、观象画天、卦传后人、以保生存。如今的“三月三”,已是中华大地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古时的“上巳节”今天也已经演化成为一个祭拜人祖之首黄帝的节日。黄帝是古华夏部落的联盟首领,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五帝”之首、“人文初祖”。相传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
广西民间还将“三月三”称为三月节、三月会、情人节、定情节、女儿节、求子节、游春节等等。“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大意是到垌外、到田间唱歌,也称“歌圩节”,类似于广西全区赶集、赶会。也说是为了纪念刘三姐的“歌仙会”。总归是壮族百姓因地制宜、自发组织、喜闻乐见的各种祭祖形式。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人数众多,而且极具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其根本意义就在于总是能够返本开新——以祭拜共同祖先为主线,自发活动,交流感情,创新生活。
这次“三月三”比较突出的活动有:民族团结“三月三”——全国五个自治区歌舞共庆“壮族三月三”、首届“壮族三月三”刘三姐最美歌圩节、2016首府三月三文化艺术节、桂滇黔壮族礼仪歌曲邀请赛、“壮族三月三”大型户外音乐现场秀、“壮族三月三,同歌民族风”、“三月三”——少儿绘画、“聆听革命故事·追寻红色足迹”等等,此外还有大大小小近千场活动。大家总结、提炼了许多精神:感恩、团结、和谐、友谊、向上、公平、勇敢、智慧、包容、生态、同乐、传承公正……这是广西“壮族三月三”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升级三月三
如今,作为民间活动的“三月三”正经历一场“升级”。就如同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
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是古希腊祭拜祖神宙斯而举行的祭祀表演。而今,它已经成为国际上文化和体育界的盛事,已经属于全人类,成了“多元统一”的文化平台和文明符号。
再看广西的“三月三”活动,已经是“自发加引导、文体加公正、和谐加真诚、人类加生态的历史性、现代性综合活动”的杰出代表,也和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符号之一。广西“三月三”活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各有优势,中国“三月三”活动不必仿照奥林匹克的模式运行,但也可以比较、借鉴一些东西,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然后仍然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在自己套路基础上适当加以调整、完善、综合、创新即可。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虽然已经是广西一张金灿灿的名片,具有广阔的上升空间,还需要努力达到“活动育人”的更高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深刻挖掘“三月三”活动的精神内涵这个“秘诀”。只有真正把握了“三月三”的精神内涵这一秘诀,才能更加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更上一层楼。“三月三”的精神内涵其实就是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意义
“三月三”的历史意义主要在于万物同乐、恪守诚信、珍爱和平、传承公正。轩辕黄帝是华夏民族大一统的文化符号,大家祭拜黄帝主要是为了纪念他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江山”几千年来给各族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快乐。这些快乐是各族人民发自内心、言而由衷的真实感受。所以,“三月三”有史以来的最大特点就是万物同乐。“三月三”升级后就应该努力实现“万物同乐”这个人类的共同目标。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必须首先与自然、万物协调发展才能持续生存。否则,空气污染、水土污染、食品污染……人类生存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中楼阁。但是,如果没有诚信,所有问题都无从谈起;有诚信还要有安全的环境——和平,否则又是徒劳。“三月三”启示后人:祖祖辈辈都要坚持传承“公平正义”这是一根维系天地人同生共荣的“乾坤大定针”,如果没有这个“乾坤大定针”,宇宙也不可能存在。因此,广西壮族“三月三”的历史意义同时具有战略意义。
(二)现实意义
“ 三月三”的现实意义主要是因地制宜、喜闻乐见,和而不同,变而不变。简单说“因地制宜、喜闻乐见”就是各地根据实际条件展开活动。和而不同就是维护共同利益,采取不同方法。变而不变是同目标不能变,但实现目标的方法则可以随时随变。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建成文化强国、尊严大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上两个意义简化之后的“秘诀”就是:“万物同乐,因地制宜”。这个秘诀将升级“三月三”,使之具有世界意义、战略意义。它特别提示大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美丽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选择。
“万物同乐”之所以具有世界意义是因为我们已经充分地感受到: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必须与万物、生态环境同生共荣,否则人类也不可能生存。人与万物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能量循环系统,人与万物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虽然各宗教门派的根本目标、终极意义表述不同,但其实质都是“万物同乐”。也就是说:天宫、天堂、极乐世界、大同社会、共产主义等等这些虽然说法不同,但实质都是让人幸福。而让人幸福就必须“与万物同乐”,这是大自然规律决定的,任何人不得违背。
“因地制宜”即根据各自现有条件,量力奋力达到目标,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生存发展方式,无疑具有永久性世界意义。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时空、地理、人文、习俗、历史等等特点,因此各国就不可能齐刷刷地采用一种方法、一个模式、一套体系。你不能强迫非洲大面积种水稻,也不应强求蒙古人在草原上开大船,更不能强迫广西人在梯田上种高粱……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由上可知,“万物同乐,因地制宜”的确具有哲学意义和普世意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说小一点就是民族关系,再小一点就是兄弟姐妹的关系,往根儿上说就是个人修养的关系。做人好,一切都会好;做人不好,一切都将糟。世界各国都应把“万物同乐,因地制宜”这个秘诀传承下去造福各国人民。否则,地球上这代人将无法交代先人、交代后人、交代苍天,无法交代自己内心的良知。我们强调:在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只要维护万物同乐、只要维护公平正义,各国尽可因地制宜,自选各种不同方法,其它国家不得干涉。
2016的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实际上已经拉开了“美丽中国,万物同乐——21世纪新常态”的大序幕,鸣响了新常态的大花炮,打起了新常态的大夔鼓,唱起了新常态的大山歌,跳起了新常态的大竹竿舞,吹响了新常态的大螺号,刮起了新常态下的奥林匹克风……
(作者系北京大学研究员)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