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使瑶绣、瑶族山歌等文化遗产变成村民们的致富法宝,精美的瑶绣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日,记者来到资源县社岭村岔岭屯看到,正在为游客讲解瑶绣的是该村村民冯小兰,她是自治区非遗项目瑶族刺绣的传承人。如今硬化路通到家门口,藏在深山里的精美瑶绣吸引了大量自驾旅游的游客,冯小兰每天都要接待数十位前来参观和定制瑶绣的游客。
以前游客到岔岭买瑶绣,因为当地餐饮业不发达,到了饭点就比较尴尬,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们的帮助下,冯小兰还在村口开起了农家乐,解决了游客的吃饭问题,村民们的土货也有了销路。
“以前我们这里很穷,现在富起来了,我开起农家乐,还有刺绣,靠刺绣获得的收入就足够生活了。”冯小兰高兴地说。
岔岭屯位于资源县南部的深山,这里万亩竹林环绕,山清水秀。该县将民族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岔岭屯建起了瑶族刺绣和山歌传承基地。
“我们的山歌传承基地,主要是为了传承和发展瑶族传统歌谣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桂林市非遗项目瑶族山歌传承人罗友军说。
资源县通过文化产业化,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村民们依靠瑶绣和表演山歌住上了楼房、开上了汽车,而当地民族特色文化也反过来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资源县社岭村第一书记韦斯门说:“通过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让群众共享乡村振兴的成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