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贺佳节,载歌载舞向未来。
在喧闹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舞狮队护送花炮到田垌中央,点燃引信、浓烟冒出、“嘭”的一声巨响,炮头直冲云霄。有备而来的村民闻声拔腿就跑,直奔炮头掉落方向“抢炮头”。这是2月4日,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石口村瑶族同胞传统节日——“花炮节”活动的热闹情景。
“暂停3年的花炮节活动今年重启,村寨的欢乐氛围又回来了!”三江乡党委宣传委员梁辉告诉记者。
“‘花炮节’是三江乡石口村流传数百年的一项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十四都会如期举行。该民俗于2014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口村花炮节非遗传承人盆春生说。每年腊月十六,花炮制作传承人便带领年轻村民制作花炮、传授手艺。花炮直径约30厘米、高约80厘米,有一套非常讲究的制作工序。花炮中的“花”是重要一环,由朱红、玫红、黄、绿、紫五种色纸做成“五色花”,七瓣五色花为一簇,系七朵于茶树枝上,七朵为一串,垂悬炮身四周,炮身用竹篾捆扎而成。炮头由火纸卷制成,炮头中紧裹祖辈流传下来的炮芯。全部装裱完成后,花炮就制作好了,村民将其供奉,祈求五谷丰登、幸福安康、风调雨顺。
恭城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花炮节”活动,提振瑶乡群众的信心,汇聚民众力量投身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