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群众就急急来敲门。
“书记,我家能不能通水泥路呀?”群众急急问。
峙内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洔打开门说道:“慢慢说,什么情况?”
“这两天工程队要施工了,但要通到我家的必经过另外一家的门口,他家硬是不让过,你们得确定呀。”
“怎么回事,门口通水泥路,不好吗?说吧,有理了,工作队就去看。”
他犹豫了一下,支支吾吾道:“我们两家原本是亲戚,矛盾形成已久。现在要修水泥路必经过他家门,要处理些果树,他就不肯,你们一定要处理呀。这次如果不能修,以后想修就更难了,你们一定要想想办法,帮帮我。”
经了解,该屯水泥硬化项目两年前就已实施,但因两户矛盾形成已久,剩下一百米对方死活不让施工,镇、村工作队也无法说服对方施工。甚至想用行政执法手段,但强制施工将带来无法预估的后果,两家积怨就会更深,将波及下一代。100米的道路不长,而硬化水泥路施工却等了两年。
就两天的时间,迫在眉睫。黄洔马上向村里了解情况,竟然了解到他与纷争的两户都有些亲戚关系,这就好办了。他打通了老表电话:“老表,这路你们争了两年都解决不了。你看是否能让一让,不然路硬化不了,以后就难了。”“对呀,我怎么样让法,但不可能回到从前了,”老表说道。黄洔说:“为了硬化这路段,我想以地来换,你看如何?你还有其他闲置空地吗,最好和他的地相邻,割让一些地,而且换地的想法必须由你主动和对方谈一谈,不要和老人谈。”“有,只要他肯换。我怎样跟他谈?”老表非常痛快答应。“好,只要你愿意。我明天安排你和他谈”。
只要他愿意换了,事情就好办了,对方当初就是想要换点房前那地块。纠纷之间,只要有想法,就有突破口。
施工方按施工进度顺利进场,不到一个小时3.5宽100米硬化水泥路顺畅通向农户门前,奏响了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和谐的音符。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