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崛起强边疆,文旅品牌响四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新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挖掘资源优势,持续推进“五大战略”,高效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
工业崛起呈现新气象、文旅产业稳步前行、乡村振兴稳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亮点纷呈、开发开放迈出新步伐……十年砥砺奋进,大新在全面建设现代化边疆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奋力书写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工业升级,绿色发展韧劲足
十年来,大新县深入实施工业崛起战略,加快传统工业升级改造,新型工业加速发展,以集群、智能制造为导向,推动工业制造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转变,推进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工业结构从“资源转化”向“材料智造”转变,大新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大新县激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若干措施》等一批激励奖励政策,持续推动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试产投产。同时,加大对电解金属锰、硅锰合金、农网改造、制糖业生产线等进行技术改造,两家制糖企业完成优化重组,建成高纯硫酸锰、锰酸锂、锰酸锂动力电池等一批锰系产业链延伸项目,大新工业集中区通过自治区A类园区认定。
十年来,大新在持续推动锰业、蔗糖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同时,积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发力,“借石攻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了一批电子信息、服装纺织、家用电器等制造业企业落户,以务实有力的举措加快项目建设,不断做大工业产业规模,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9.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0211元增长到2021年的22972元。
二、文旅融合,项目为王立新功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融合发展亮点纷呈。
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边疆文化旅游名城,大新县深入实施“大文旅产业”战略,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优化文旅产业布局,持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培育“旅游+”融合产业,着力打造“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康养”等业态。截至目前,大新县已建成6家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获评为自治区生态旅游示范区。
文旅品质深入人心。近年来,大新县接连荣获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中国侬垌文化之乡、中国土司文化之乡、首届广西县域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等称号。此外,大德天景区改造提升、明仕田园景区改扩建、龙宫仙境景区、明仕·那里(一期)、秘境丽世度假村、明仕文旅影视基地(一期)等项目的投入运营,以及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成功创建崇左市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让大新县文旅品质深受游客点赞。近五年来,大新县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800万人次,年均增长7.4%;年旅游总消费突破63亿元,年均增长8.2%。
文旅项目快马加鞭。大新县坚持项目为王,先后引进港中旅大德天、堪圩明仕民宿集群、圣泉谷亲子主题度假区、碧桂园城市会客厅、长寿康养文旅项目、恩城水乡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不断推动文旅项目建设落地见效。
生态品牌愈擦愈亮。大新县把绿色当底色,打好生态品牌,努力打造成为让城里人向往,让乡村人依恋,让游人流连的田园生态型、秀美宜居之地。该县以节庆活动为载体,打造旅游经济增长点,把旅游作为展示特色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以文化来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内涵。先后举办了2020广西旅游民宿大会、明仕丰收节、跨年直播晚会,“奇妙·夜德天”主题夜游新模式等文化旅游品牌,以节庆活动的举办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三、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民富足
近年来,大新县引进溜溜果园、正邦集团、神农集团、中鸽集团、中禾恒瑞等一批龙头种养加工企业,累计建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93个,生猪、皇鸽、肉牛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阔步前行。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9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2.54万吨以上。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累计建成“双高”基地24万亩。新增限上、规上服务业企业50家。成功申报“大新龙眼”“大新苦丁茶”“大新酸梅”和“大新腊月柑”等四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此外,该县以“千屯五化·乡村振兴”活动契机,打造农村文化教育“新课堂”;坚持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通过挖掘当地的民俗民风和历史文化,以文化墙的形式来展现,提升文明的乡风、淳朴的民风、良好的家风。
四、城镇建设,提升百姓幸福感
近年来,大新县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把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加快城填化建设步伐,全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美化、绿化、亮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该县城区面积从7.94平方公里扩大到10.5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29.7%,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
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大城建”发展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布局和建设。如今的大新县城,武阳山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中越文体交流中心、城南三角绿地景观等项目相继竣工,民生街、养利路、迎宾大道完成提升修复,县城三大农贸市场加快升级改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五、开发开放,交通路网全提速
近年来,大新县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完善交通路网建设,以两纵两横高速公路为主干的高等级公路网建设进一步提速,开放开发从“单点突破”向“全线提速”转变,切实打通经济发展的“脉络”。
巴马至凭祥高速公路作为《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1环12横13纵25联”中“纵11”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崇靖高速、隆硕高速之后贯通该县的又一交通“大动脉”。项目建成通车后,将直接服务天等、大新、龙州、凭祥等周边县市,成为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行的高速通道;南宁至大新的快速通达将为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条件,进一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此外,随着大新德天至宁明花山公路、大新桃城至龙州科甲二级公路、德天至硕龙公路、五山至昌明公路、福隆至那四公路的建设,大新县以高速公路为主轴,省、县、乡道为骨架,镇际路、通村路、产业路、旅游路连线的公路交通网络正逐渐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产业正迈入“快车道”。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