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讲好靖西故事、唱响靖西声音、展现靖西形象等方式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浸润人心。
注入文旅经济“催化剂”,推动各族交往交流交融融合发展。以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为抓手,发挥文化赋能优势和旅游带动作用,依托通灵大峡谷、靖西绣球、壮锦、端午药市等旅游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产品和县域文旅IP,以“文旅搭台”实现“经贸唱戏”,将文旅“软实力”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同时完善好靖西市旅游集中中心“感集”边关不夜城项目、星河·那屿房车营地项目等,提高旅游经济软实力。2023年1至8月,全市共接待游客644.66万人次,同比增长94.10%,实现旅游总收入51.57亿元,同比增长50.28%,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文旅宣传“扩音器”,建设各族交往交流交融宣传矩阵。2023年靖西市陆续推出“贵人游桂”半价游、对广西、广东、云南籍游客推出“金秋九月惠游季——畅游桂西南”活动门票优惠政策以及推出“千粉博主游靖西”以及“靖西人游靖西”旅游优惠活动,鼓励各地,各族游客打卡靖西。年内前往全国各地开展10场次的文化旅游推介工作。同时依托新春民俗文化大巡游、壮族“三月三”、端午药市等节庆活动,打造民俗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展现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情景,向各族游客展现靖西民族团结助推乡村振兴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与深圳市旅行社协会联合签订靖西边关山水游合作框架协议,与深圳各大旅行社、企业家相约靖西,深耕粤桂协作之缘,共话民族团结情。
夯实旅游发展“奠基石”,提升各族交往交流交融服务质量。为不断提升各族游客旅游服务体验,近年来,成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工作专班,制定《靖西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紧紧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打造“管理水平提升、旅游品牌提升、景区质量提升、公共设施提升、问题整改提升”五大提升工程,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深化行业教育培训,优化行业服务环境,促进旅游业提档升级。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4.72亿元,锦绣古镇、绣球城、小城故事、长丰国际大酒店等投入使用,完成鹅泉、旧州景区提升改造,新创建国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3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深入挖掘村屯自然、历史、产业、民俗等特点,打造化峒镇八德村、湖润镇新灵村等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形成具有靖西边境特色的文化景观风景道。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