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凭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果,打造友谊关、法卡山、班夫人文化公园等“四个共同”边境文化长廊宣传教育点,努力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
一、高度重视,上下联动增强“推动力”。市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专题部署会议,研究推进措施。市委书记武晓辉在《如何在市容市貌提升中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中作出批示,要求由统战部门牵头,宣传部、民宗、住建等9个部门在8个方面加强谋划、共同推进实施,明确要求在友谊关、法卡山等群众参与度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长廊和宣传教育点建设工作。2016年以来,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崇左市委政法委、崇左市政协、凭祥市民族宗教服务中心等单位共引进各类基建资金1000多万元,用地200多亩,建设法卡山“四个共同”边境文化长廊宣教点。2022年以来,凭祥市结合创建工作,早早谋划部署“四个共同”教育点的选点、规划设计、造价预算等各项前期工作,并争取到上级民宗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友谊关创建全国5A级景区工作以及板旺村上黎屯抵边特色村寨建设基础上,2023年初整合资金在民族英雄人物班夫人故居柳班村积极打造“班夫人”文化公园,全力推进“四个共同”宣教点的建设。依托“四个共同”边境文化长廊宣传教育点平台建设,凭祥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喜人成绩,目前辖区内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示范单位共4个,自治区级示范单位8个,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凭祥市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连续16年保持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2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
二、突出特色,创新载体增强“融合力”。深入挖掘边境红色文化特色,将友谊关景区、法卡山民族团结教育宣传点打造成游红色旅游景点,将民族团结理念、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有效融入到各宣教点整体规划,突出打造具有民族特色主题宣传长廊,体现凭祥元素,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深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2023年上半年凭祥市接待游客人数461.32万人次,同比增长91.20%。结合友谊关、法卡山宣教点实际,深入开展富有凭祥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三月三”、端午节、歌坡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周边各族群众开展节庆文艺晚会、广场民族歌舞、抛绣球、非遗传承项目展示等活动,加强本地群众与外地游客交流互动,增进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让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浓厚氛围。2023年1月开展新春“文艺盛宴暖边关 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活动6场,4月在友谊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举办崇左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进边关等系列活动,吸引上万名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友谊关边境所依托友谊关“四个共同”宣教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
三、校地合作,文化引领增强“影响力”。凭祥市主动邀请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共同参与“四个共同”宣教点的打造工作。成立民族团结红色故事素材汇编专班,联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派出的调研工作组深入卡凤、板旺、柳班、隘口等抵边村屯开展实地走访调研,查阅党史、市志、博物馆等书籍和文物,广泛收集凭祥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民族团结、红色革命、守边固边、爱国拥军等故事,撰写并完成了5篇调研报告。系统整理凭祥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四个共同”的故事文化题材文字和图片,并在友谊关、法卡山、“四个共同”宣教点进行陈列和展示。校地联合共建的方式不断扩大教育点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组织边疆各族群众、青少年学生、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游览、实地研学体验,今年以来开展“凭祥孩子游凭祥”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系列爱国教育活动28次5000多人参加,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教育11场3000多人参加,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