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百色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和对广西的重大方略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化“四个突出”,推行“1222”工作法,扎实推进新时代安边固边兴边建设,不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和民族团结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849.81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排广西第三位;百色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市,靖西市成为广西唯一列入全国“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试点,中国龙邦—越南茶岭国际性口岸正式开通。
突出党建引领,把牢“一个定位”。一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边疆民族地区”的定位和实际,通过党建引领建设边疆稳定平安家园,在边境地区打造强基固边宣传教育示范带、民族团结进步边关永固示范线和靖西那坡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基地的“一带一线一基地”布局,构建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百里模范长廊,目前已打造自治区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点34个,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创建点15个、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3个。二是深入实施“国门党建”工程。开展边关党建示范带创建行动,在边境乡镇、抵边村打造“边关党旗红”“党群同心、兴边富民”示范带2条,创建边境治理、产业振兴、口岸边贸、民族团结等“八大示范区”,开展“红旗乡镇”“红旗村”争创活动,评选出14个红旗乡镇和415面红旗村,将评选结果与乡镇干部绩效奖励、优先提拔、晋升职级和村干部报酬待遇等挂钩,相关经验获中组部《党建研究》推介。三是建好用活国门党校。打造边境特色学习教育阵地,投入2000多万元创建抵边乡级、村级、屯级国门党校各10个,配套打造烈士陵园、界碑等红色教育、爱国教育基地18个,水果、桑蚕等产业基地教学点14个,打通抵边村屯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边关”活动,组建基层党组织宣讲团采取“普通话+民族语言”双语宣讲方式,全覆盖向边境党员和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好国门党校、红色教育基地、线上平台三大阵地,培训边境党员干部3.3万余人次。
突出强基安边,夯实“两个基础”。一是夯实扶持建设基础。全面落实民族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系列惠农惠民政策,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兴边富民专项资金、衔接资金等的杠杆作用,持续加大边境地区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投入,2019年以来累计争取到上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含兴边富民专项资金)2.76亿元,用于支持两个边境县(市)基础设施项目671个,覆盖17个乡(镇)45个行政村,直接受益群众达15万余人;2023年边境2县(市)累计统筹扶持资金8.9亿元,实施边境乡镇村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设施服务等项目146个。二是夯实项目建设基础。强化项目建设,2023年全市开展边境地区乡村道路“三项工程”447个,完成边境地区通屯道路硬化提升至347公里。加快推进百色至那坡至平孟公路(那坡至平孟口岸段)、合那高速公路岳圩口岸支线公路、南昆铁路百色至威舍段、靖西至龙邦铁路、云桂沿边铁路蒙自至靖西段、平果至那坡高速公路、G219靖西安宁至湖润公路等重大交通运输项目建设;持续实施边境地区农村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突出守土固边,筑牢“两道屏障”。一是筑牢绿色安全屏障。立足“祖国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定位,以深入开展“一集中三攻坚”为抓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抓好林草湿资源保护管理,2个边境县(市)连续6年超额完成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考核任务,连续3年完成国控断面水质考核任务,2023年共完成新造林3.47万亩。二是筑牢边疆安全屏障。以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为主线,充分发挥市边防委员会机制作用,不断健全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守边责任体系,强化成员单位部门联动,全面提升边境综合防控能力,全市共设边境管控卡点57个,投入管控力量近400人,实行24小时卡点值守和巡逻防范,形成点上堵、线上查、面上控的边境立体化管控模式;深入开展“獴猎2023”专项行动、“国门利剑”2023打击走私联合专项行动、百色市打击整治涉边类违法犯罪专项攻坚行动等,严守祖国南疆国门安全屏障,2023年共查获走私活动1387起,查获涉案人员560人、运输车辆1064辆,现货案值约1.3亿元。
突出富民兴边,推动“两个发展”。一是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将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提升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根本之策,以全市13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立足自身资源,发挥区位优势,围绕“扩基地、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创园区、打品牌”,大力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培育就业帮扶车间108家,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1936人,发放“以奖代补”产业补贴1.3亿元,惠及4.84万户脱贫户,2个边境县(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72%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二是推动开放合作发展。实施口岸建设提升行动,推动中国龙邦—越南茶岭国际性口岸正式开通,平孟口岸恢复正常通关;实施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供应链提升工程,推动靖西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成功申报设立;实施“口岸+”工程,引进美麟控股集团合作推进中国百色—越南高平产业合作园区建设,龙邦口岸建成了靖西市跨境电商清关中心;实施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提升工程,探索推行“互市贸易+合作社+落地加工”模式,成立边贸合作社33家,吸纳发展社员1.8万人,2023年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额23亿元,同比增长13.7%。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