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靖西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多举措持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地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边民守在边境线上。一是写好“扩容”的文章。大力推进新城区建设,坚持“城市运营”的理念,配套建设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形象迈上新台阶,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二是写好“提质”的文章。引进江苏苏派教育集团投资建成靖西江岳高中,普通高中学位从7200个增加到1.17万个,有效化解学生初升高难题。建设新人民医院,病床总数达1218个,致力打造辐射周边的边境一线三级医院。实施“靖西老街”提升改造,与锦绣古镇、小城故事2个4A级景区实现联通,惠及周边群众近万人。实施乒乓主题体育公园项目,实现了体育公园与龙潭湿地公园联通,形成面积4500多亩的城市体育休闲中心。三是写好“治理”的文章。深入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改革,设立城市运行中心,实现城市网格化、智能化管理。以“边关党旗红”示范带为载体,全覆盖构建村级“一部(委)两会三中心”和屯级“一部两会一中心”乡村善治组织体系。全市有67678边民享受0-3公里边民生活补助,群防群治基础更加牢固。
扎实推动产业兴边,让边民富在边境线上。一是坚持工业赋能。推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百色片区靖西园区建设,即铝工业园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重点培育广西信发、天桂铝业、湘潭电化等重点龙头企业。依托龙邦国际性口岸、岳圩双边口岸,重点打造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加工聚集区,和以碳酸锂、锰酸锂等新能源产业聚集区。二是坚持农业现代化。依托自然条件优势,形成以烤烟、桑蚕、水果和养殖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同时,融合农文旅,打造旧州村壮乡民俗风情游路线和“山水边城 锦绣靖西”山水田园游路线,入选文旅部“乡村四时好风光”及“大美风光在路上”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三是坚持扩大开放。大力推行“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完成广西首票海运互市+互市贸易商品落地加工试点,互市商品落地加工实现了由陆运到海运、由越南扩展到东盟的突破。
依托资源禀赋,让人气聚在边境线上。一是打造景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坚持“城在景中,景在城中,景城交融”发展理念,深挖潜挖壮民族文化资源,将壮锦、绣球等元素融入城市景观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二是打造边关风情旅游带。坚持以边关风情涵养城市底蕴,依托新春民俗文化大巡游、“三月三”、端午药市,打造民俗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大力推进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申报,着力打造通灵大峡谷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龙邦边贸城建设为双引擎,串联带动岳圩、壬庄等沿线景点形成独特的边关风情旅游线路。加快推动中国百色靖西—越南高平省2天1夜游恢复双向运行等内容进行洽谈,进一步打通越南旅游市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