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夏石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力建设“五个家园”,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有形之举、有感之策、有效之方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夏石镇先后获评自治区兴边富民示范镇、自治区民族团结示范镇,获命名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广西民族特色村寨1个、自治区兴边富民示范村2个。
一、党建引领培根铸魂,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把日常抓党建工作与民族团结工作有机结合,依托“线上+线下”平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民族团结政策,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促进各族群众紧密团结。于今年7月,建成法卡山烈士陵园中华民族历史观宣教长廊,并在辖区10个村(社区)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识、文化墙,深入做好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边关文化的展陈展示,在潜移默化中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二、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夏石镇作为重点产业园区属地乡镇,坚持园、镇、村三级联动发展。通过“村级劳务公司+零工驿站+点对点招聘”等多形式为园区企业招工,促进园区企业达产稳产,助力群众就业增收。今年共计开展就业招聘活动会22场、点对点送工活动12场,推荐就业务工1923人次。结合各族群众意愿,积极实施油茶低产改造、八角矮化嫁接技术,大力发展八角、香米、山茶油、林下鸡、泉水鱼、肉牛等特色产业,完成建设八角烘干厂、炼油厂、大米加工厂,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平台作用,实现“收购、加工、销售”全链条服务,引领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截至2024年10月,全镇10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10万元,总收入达152.5万元。
三、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共建共享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群众文化交流活动,今年以来,结合传统节日、歌坡节等开展民族团结政策知识宣传活动30余次,有效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让“中华民族一家亲”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村规民约的内容,强化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组织作用发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构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目前,全镇文明村占比达80%。
四、聚力人居环境整治,共建共享宜居康寿美丽家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铸牢”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按照“示范带动、分类推进、整体提升”的思路,扎实推进构建“一环两带多节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生活品质。年内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共2166.26万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34个,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打牢基础。全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宜居宜业人居环境持续建设,美丽村屯创建深入推进。2024年,累计开展环境整治活动180余次,带动参与群众1200人次,清理各类垃圾30余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完成耕地恢复图斑、疑似耕地流出图斑共计2.72万亩实地核查,已恢复耕地1191亩。
五、激发基层治理动能,共建共享边疆稳定平安家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平安夏石、法治夏石建设,全镇10个村(社区)划分基础网格146个,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网格精细化管理。推行镇每月2次、各村(社区)每周1次大接访的工作机制,推动各类矛盾化解在源头、解决在萌芽状态。2024年,夏石镇共计排查并调处矛盾纠纷102起,成功调处96件,调处成功率94.12%。紧紧围绕“治理有效”的目标,依托乡村治理智慧管家平台,把积分制进行“数字化”管理,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截至2024年10月,全镇共有3.1万人次参与积分制活动,已兑换商品2万多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