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保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统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发展旅游经济,以旅游业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落实落细。
一是发展“赏花经济”,培育旅游新主体,拓展各民族交往空间。立足德保县区域、交通、气候和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培育和建设了鉴河两岸桃花林、敬德山楂花林、敬德李花园、那造油菜花园、那温非洲菊园等一批以花卉为主题的旅游拍照胜地,并在花园观光区设有风车小道、“网红”打卡点、休闲露营区、休闲垂钓区、矮马骑乘、研学等融合农文旅一体的特色体验项目,不断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同时,创新实施“油菜花音乐节”“花海风车节”等活动10余次,着力拓展各民族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的交流渠道和空间,不断延伸“赏花经济”内涵。今年开春,自白色的李花、山楂花,粉红色的桃花,嫩黄色的油菜花相继开放以来,德保县每天吸引数千名各族游客前往来赏花踏青、拍照游玩、观光采风,带动了周边10余户农家乐和20余种农副产品的收入,经济效益得到不断提升。
二是点燃“假日经济”,提高旅游新品质,提升各民族交流水平。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在新年假期间,精心组织德保吉星岩、矮马王国、红叶森林公园、芳山文化公园等景区举办矮马迎宾、蛇来运转祈福墙、非遗体验、新春集市、舞龙表演、新春祈福等特色活动50余次,为各族游客营造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依托元宵节,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惠民活动,灯谜内容包涵文化、历史、诗歌、生活常识等,为各族群众提供了一个身心放松、共度佳节的平台,切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内在深蕴;举办“矮马奔腾庆新春”元宵民俗方阵夜游,德保舞龙、舞狮、鲤鱼、马骨胡等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火爆“出圈”,有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发和创新性发展,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往德保一饱眼福和亲身体验。2025春节期间,德保县共接待游客达17.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96亿元,较去年同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彰显了德保县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也为德保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是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是激活“夜间经济”,创新旅游新业态,丰富各民族交融体验。依托德保县独特的民族文化韵味和城市禀赋,充分整合夜间消费资源,培育和建成了东蒙美食街、爱群小吃街、德保不夜之城等体现德保美食特色、初具品牌效应的夜间经济市场主体5个,推动德保猪血肠、德保米粉等上百种体现德保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美食入驻“美食圈”,不断放大美食旅游品牌影响力,着力拉升夜间消费人气,营造开放、有序、活跃的夜间经济环境,持续加快满足德保各族群众和外来游客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费需求,以“舌尖”带动“脚尖”,吸引了数千名游客“为一款美食奔赴一座城”,与德保各族人民一同探寻舌尖上的中华文化符号。充分发挥电影影响力作用,积极协调德保时代影城等电影院增加夜间放映热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场次,切实满足各族群众和游客的观影需求,着力提升各族群众和游客的获得感、满足感。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