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县创新构建青少年民族团结实践体系,以多元活动为纽带、协同共建为引擎,积极引导各族青少年深化“五个认同”。通过搭建特色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推动青少年群体在文化互鉴、情感共鸣中实现深度交融。
以思想铸魂为核心,开辟协同育人“新途径”。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在全县广泛开展“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等德育活动20余项,“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活动成为独具乐业辨识度的学生德育品牌。开设民族团结专题课程,将其纳入“开学第一课”必修模块,构建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协同推进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扎根校园。2024年以来,乐业县创新推出“双语普法”“好家风”故事宣讲等活动52场次,覆盖全县青少年群体1.1万余人。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互嵌式成长生态”。创新实施文化、学习、生活“三维互嵌”工程,深化各民族学生合校混班混宿机制,推动课堂共学、课余共乐、生活共居;依托黄文秀先进事迹展览馆、中国红七红八军会师纪念馆等8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实现各学段学生全覆盖,打造“教育+实践”双轮驱动的民族团结实践体系。围绕“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主线,开展学校互访、学生互助、结对共建等多元活动36场,以“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朋友圈”。
以深化服务为宗旨,打造“三维交流矩阵”。将建设“五个家园”作为战略支点,系统推进“筑红心・赓续精神血脉”“聚民心・共绘团结长卷”“结同心・搭建互动桥梁”“立恒心・培育时代新人”四大青春行动。依托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与“返家乡”社会实践品牌,打造集职业体验、文化互鉴于一体的发展平台,累计助力110余名各族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深化交往交融,让青春力量成为民族团结的鲜活注脚。深耕团中央“伙伴计划”,以新乐社区安置点为枢纽,构建“1+N”志愿服务网络,开展“七彩假期”“暖冬行动”等58场主题实践活动,服务各族青少年1642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